蘇州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績效評估指標體系近日通過專家評審,這是全國首個針對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的指標體系。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秘書長劉青松在評審會上表示:“這標志著蘇州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建設有了標準和尺度,是蘇州市打造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的新突破。”
蘇州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的定位是什么?
是蘇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創新,是美麗中國建設的吳中案例
“開展蘇州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建設,是蘇州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又一生動實踐,對于蘇州市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融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發展綠色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蘇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蔣來清說。
蘇州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 是蘇州市在吳中區劃定的一塊約285 平方公里的區域,主要是太湖水域以及沿湖陸地。在不足 300 平方公里的范圍內,生態保護要素類型齊全,同時具備了山水林田湖草六要素,生態條件非常好。其中,各級、各類有管控要求的生態要素疊合面積占83%,包括國家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85.41 平方公里,省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26.54 平方公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18.98 平方公里。
“ 蘇州擁有太湖四分之三以上的水域面積,擁有太湖13 個風景名勝區中的8 個。特別是涵養區所在的東山鎮、金庭鎮及周邊區域,山水資源得天獨厚,生態條件無比優越,肩負著蘇州踐行‘兩山’理念、繪出最美太湖畫卷的重大使命。” 蔣來清表示。
探索建設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是蘇州市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作出的重要部署。同年10 月,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長李亞平為組長的工作推進領導小組,邁出了蘇州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的建設步伐。
按照《蘇州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規劃(2018-2035年)》, 到2035 年,要全面建成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新經濟新功能植入完成,成為體現生態文明的太湖典范和國家綠色經濟示范區、長三角地區休閑交往中心和中國外交會議重要基地、面向世界的新經濟集聚的“國家灣區”。
2020 年6 月,《關于開展蘇州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印發實施,從生態高水平保護、產業高質量發展、居民高品質生活、創新機制體制四大方面明確了建設任務。全年計劃實施4 大類67 個項目,預計年內完成投資19.8 億元,重點實施石公半島生態環境涵養項目、有機廢棄物資源再生循環利用中心、東山鎮現代漁業生態養殖、東太湖湖濱濕地緩沖帶及消夏灣生態安全緩沖區等示范類項目,以及三山島統一供水、綠色公交全覆蓋、金庭人民醫院升級改造等民生保障類項目。
可以說,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的提出和建設,是蘇州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增強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實踐創新。
劉青松評價說:“ 總面積285 平方公里的蘇州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劃定建設,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蘇州落地生根的重要實踐創新,更是吳中區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打造長三角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樣板區,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吳中案例、貢獻吳中智慧的主動作為。”
國家生態環境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胡保林表示,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建設要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格局中,努力建設成為綠色轉型發展的典范、生態文明建設的標桿、高品質生活的樣板,成為長三角區域的一顆璀璨“明珠”。
績效評估指標體系有什么價值?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探索建設路徑,動態評估成效
“蘇州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是蘇州市的大氧吧和后花園,對擴大生態環境容量、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提供優質生態產品供給具有重要作用。”績效評估指標體系課題組負責人、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副研究員李慶旭表示,“結合涵養區建設實際,加快建立健全績效評估指標體系,明確指標解釋與數據來源,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式綜合評估評價涵養區建設成效,對推動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方式與政策決策部署動態調整,形成涵養區特色的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雙向轉化創新路徑,為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和美麗中國建設提供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寶貴經驗,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事實上,涵養區建設已經開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蘇州市、吳中區兩級分別成立了涵養區工作推進和建設領導小組;吳中區專門成立涵養區協調推進辦公室,實體化辦公。按照“工作項目化、項目目標化、目標節點化、節點責任化”要求,2019 年開工建設43 個,完成15 個,完成投資9.96 億元。完善差異化考核機制,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加大涵養區內鄉鎮生態建設考核指標權重,引導涵養區把發展重點放在生態保護、綠色發展和富民增收上。特別是,系統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實施環太湖“加減法”,以建設減法換生態加法、效益加法,正在打開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換的通道。
但是,對于涵養區建設成效, 如何開展科學、系統、全面的定性定量評估與評價,進而建立健全涵養區建設績效評估機制體制,尚未形成統一的標準。為了更加科學合理地評估涵養區的建設績效,全面激活利益相關者各方活力,2019 年8 月,吳中區人民政府與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開啟戰略合作,對蘇州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開展績效評估系列課題研究。
吳中希望通過績效評估系列課題研究,能發揮出兩個作用:一是創新探索涵養區建設路徑。通過科學設置量化、細化、具體化的績效評估指標,進一步明確建設重點目標,切實推動涵養區建設能夠看得見、摸得著、“有尺可量”,實現太湖生態的高質量可持續保護。二是動態評估涵養區建設成效。充分運用專業技術力量,科學、客觀、準確、動態評估涵養區建設的階段成效,及時發現短板與難點,精準定位問題與不足,為下一階段提供決策依據和政策建議,推動各相關單位及時調整工作思路,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措施,確保涵養區建設發展取得預期成效。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價值, 就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主動作為。”李慶旭表示,“加快構建涵養區績效評估指標體系,進一步發揮蘇州的生態優勢,積極探索涵養區建設發展模式,構筑太湖生態保護的高質量發展生態安全屏障,是蘇州市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是全面落實國家戰略、建設綠色美麗長三角的創新探索,將在加快推動涵養區建設的同時,為國內外其他地區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借鑒與參考。”
績效評估指標體系有什么特別之處?
突出先進性,科學性,典型性, 示范引領性
據李慶旭介紹,《蘇州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績效評估指標體系》按照重點突出、群眾關切、數據可得、特色鮮明等原則,依據《綠色發展指標體系》《美麗中國建設評估指標體系及實施方案》《〈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江蘇實施方案》等國家、省、市政策文件,注重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建設成效動態評估,科學涵蓋了生態保護、產業發展、生活品質和機制體制創新等方面幾十項考核指標。
其目標定位主要體現為四個突出。一是突出先進性,在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建設中形成新的組織形式,激發新的生產力,創建新的生產關系;二是突出科學性,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的有機統一;三是突出典型性,立足蘇州實際,彰顯地域特色,守護太湖山水;四是突出示范引領性,為美麗中國、長三角一體化建設提供蘇州經驗、吳中案例。
這套指標體系得到了評審專家的一致認可。專家組經認真研究討論認為,指標體系立足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實際,可為后續動態優化調整建設思路、經驗總結推廣提供決策依據。課題成果匯聚了大量有價值的資料,做了較為系統全面的研究,依據充分、設置合理、內容全面、重點突出,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符合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實際,可作為推進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建設、動態評估其建設成效的重要依據。
專家還對指標體系的進一步優化提出了建議。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舜澤提出,蘇州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的建設已經找到了方向和突破口,未來應關注自然資源如何變為自然資產等方面,蘇州特色與蘇州形象要有所體現。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劉俊國建議,吳中區在生態涵養技術體系集成和應用示范方面先行先試,科學總結推廣生態涵養發展“吳中模式”,并要圍繞生態補償深入開展相關關鍵技術課題研究。
據悉,蘇州將堅持高點站位, 深入推進涵養區建設工作。市、區兩級財政未來五年預計投入40 億,重點支持涵養區項目建設。同時加大定額補助、生態補償和一般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重點用于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范圍內生態修復、生態治理、生態保育、綠色產業發展等重點民生工程建設。加強蘇州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規劃與吳中區國土空間規劃、“十四五”規劃及各專項規劃的銜接和協調,推動涵養區土地資源價值顯化,加大對涵養區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跨區域的橫向補償、資源有償交易等生態補償新機制。
劉青松表示,下一步課題研究要突出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生態地位,以開放的態度、創新的思維和先進的技術,積極參與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生態資源資產價值評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研究、生態保護修復、“空地水” 立體化、一體化生態監測體系研究、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模式創新與經驗總結推廣等方面的理論研究與成果轉化,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系統指導和全面推動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建設。
蔣來清表示,要充分發揮智囊作用,繼續深化與中國生態文明研促會的戰略合作,積極開展生態保護修復、生態紅利轉化等方面的理論研究和成果轉化,加快形成生態涵養發展的“蘇州模式”。
來源:《中國生態文明》雜志2020年第4期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