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藝術感想
在這次的宣傳活動中,我們準備的行為藝術有三個,雖然數量不是很多,但每一個都是主題鮮明,富于表現力。三個行為藝術分別是“洪水--濕地--家園”,“人--濕地--鳥”和”江豚”。
雖然行為藝術的表演是在八月份了,但其準備工作從七月中旬就已經開始了,而且還歷經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學校,組隊好后各隊提出方案,制作道具,再修改和完善。第二階段在巖汪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臨時的,我們經過討論和交流在一些道具和表現形式上進行了更換。
8月2號下午五點半,我們到漢壽縣城政府廣場展開宣傳。大概熟悉了一下場地,大家就一起動手在廣場中心布置。行為藝術的表演者也都穿戴好了道具。我表演的是“洪水--濕地--家園”中的濕地,用一棵大樹表示,我的半個身子用一張大大的楊樹皮包裹著,背上插了兩根大樹杈,樹杈的上零星的點綴著些許樹葉,然后頭上戴著一幅大樹的漫畫,真的是“簡簡單單”地把我整個包裝了一下。
行為藝術的道具非常重要,它是吸引他人眼球的第一要素。道具本身要能體現主題,讓別人一看就有所聯想,又不能太直白和簡單,因為要有較深的內容讓人去發掘。
人漸漸的多起來,許多人都對我們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并主動上前來觀看和詢問。這個時候,講解員會起到一個很重要的作用,他的目的在于引導和解釋,在人們懂得了行為藝術的表面含義后,再讓他們深入的了解每一個形象所彰顯的主題,通過解說要體現出濕地在相關方面的作用。
長時間站著不動,我只感覺自己的腳底板著火了似的,熱的不行。作為行為藝術中的表演者,如果沒有動態的要求,就一定要保持自己姿勢的一動不動,因為這種靜與動的反差更能吸引人,引起別人的興趣。
我一直努力的堅持著,同時也觀察著周圍的觀眾。有些小孩特別好奇,不停地靠近我,還用手敲擊著我身上的道具。這期間,有些畫面讓我很欣慰,一些家長非常有引導意識,他們會主動地讓自己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我們身上,然后很有耐心地教導他,要他們為了家園多植樹造林,保護濕地。這不正是我們想看到的嗎?或許不一定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只要從小就培養出這樣的理念,有著一顆綠色的種子,未來就有希望。
這次的宣傳活動非常成功,行為藝術是個很大的靚點,起了重要作用。就目前而言,它也是一個很有特點和創新空間的宣傳手段,所以,以后可以好好地花心思利用這種資源。
朱江華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