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開心 | 日期:2011-05-06 星期五 | 天氣:![]() | 地點:合肥 |
一起努力,把水還給自然
——記安徽大學環境保護協會濕地團隊千嶺鄉分隊宿松之行
水來源于自然,本該歸于自然,合理為人所用。如今因人類的濫用,地球上的水水質下降、水量減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水資源這一人類生產生活的最關鍵資源所受破壞狀況讓人擔憂。
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濕地公約秘書處及中國綠化基金會聯合主辦,由可口可樂公司提供贊助的2011濕地使者行動今年的主題便是——把水還給自然。安徽大學環境保護協會經過第一輪的網上方案競選第二輪的網絡答辯第三輪的培訓及現場答辯正式入選濕地使者隊伍。
第一天——信心與忐忑并存
在簡單休整后,隊員們隨即開展工作。先從散住在漁政分站周圍的漁民開始,隊員們積極尋找漁民并禮貌地與漁民交流,而當地漁民們也是非常配合。
第一天,隊員們便已經對自己的工作熟門熟路,對于漁民的積極配合大家都很感動。隊員程年慧在活動日志中寫道:“上午剛開始我跟張夢軒一組花了近兩個小時調研了兩家專業漁民,訪談對象的普通話講得都還不錯,基本沒有什么語言障礙,而且都很配合態度親切,這讓我們很開心,多了一份信心。”
第二天——興奮漸漸淡去,責任開始浮現
7時許,隊員們背上行囊沿著213國道一路向前前往烏池村。在整整走了四公里之后,終于到達了烏池村村委會。村委會何書記帶領隊員驅車到了河奎公司,隊員們忘記疲憊很快采訪了這里的十幾戶當地漁民。
下午仍是在何書記的幫助下乘船到了大官湖湖區的兩個漁民分布集中點,對于下午的船上之旅,大家都是興奮的,氣氛也是愉快輕松。隊員曹婷婷在日志中感嘆道:“湖面上,清風習習,水波蕩漾,好不愜意。”
同時,隊員們也真切感受到了漁民生活的辛苦與困窘。隊員史偉成記下:“湖面好大為什么就沒有漁民的容身之處呢,這些湖面基本都是給一些有權有勢的人物包走了,然后由承包給其他人層層往下,漁民們反而成了打工的,受著壓迫卻毫無辦法。”
第三天——累并快樂著
隊員們今天的目的地是——孫嶺村。因對當地環境不熟悉,隊員們只能沒有目標地四處尋找漁民。
當地居民多以種植業為主要事業,多為轉業漁民,還因漁民們很多并不在家或在忙,導致今天頗為不順。除了找不到更多的漁民外,隊員們還總結到,漁民們在回答過程中含糊不清、對于政府問題不敢說真話、說當地話實在難以理解以及極少數的不配合,這些問題加在一起導致最后的結果不盡如人意。
今天的往返奔走讓隊員們都非常疲憊,但是,大家卻都堅持著并始終保持著好的心情,一路上歡聲笑語。大家都是累并快樂著。
第四天——留下的是印記,帶走的是回憶
5月2號上午,隊員們從龍感湖的北岸出發繞著湖泊一圈一番周折之后來到了南岸,并登上了漁民四組的漁船。隊員們抓緊著最后的時間,走訪了這個居民點所有的漁民住戶。
最后一天,隊員們都顯現出對于回去的興奮,卻又矛盾得有些不舍。隊員丁運蕾在日志中記下:“這幾天的走訪,看了太多,聽了太多。有富裕的衣食無憂的,有百病纏身無力救治的,又備受各方欺凌的,各種各樣,人生百態,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這不僅僅是一次問卷調查,更是一堂人生的教育課。”
關于環保關于濕地,隊員們也有了新的看法。領隊楊波介紹說:“此次濕地使者行動主要是調查安慶湖區生態漁業示范點及推廣點的社會經濟狀況,特別是漁業生產和專兼業漁民的生活狀況,了解不同模式的湖泊養殖方式對當地社會、經濟和生態的影響。我們所做的或許微不足道,可是卻真誠地希望能夠有所作用。“
至此,安徽大學環境保護協會2011濕地使者行動五一調研活動圓滿結束。
撰稿人:夏晶晶/張夢軒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