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北半球的你,如果看到空中掠過候鳥的身影,或是聽到候鳥的叫聲,那就說明春天已悄然而至。隨著天氣漸暖、百花爭放,觀鳥人焦急地等待著森鶯、唐納雀、鶯雀、蠟嘴雀等夏候鳥的到來。對于自然愛好者和戶外運動發燒友來說,這是一個觀察時節變換的絕佳時機。然而對于鳥類而言,遷徙旅途勞頓,而且許多鳥會命喪旅途。
▲圖源網站
遷徙旅途艱險,不僅僅是因為鳥類從越冬地啟程后本就疲神倦力、變數頗多,更是因為候鳥們面臨著諸多人為威脅,如棲息地喪失、氣候變化。人造建筑也是一大威脅。近期的一項研究估算得出,僅在美國每年就有1億至10億只鳥類因撞擊建筑物而死亡。由于大多數鳴禽在夜間遷徙,光污染對這些候鳥傷害如此之大,似乎并不奇怪。過度的夜間人造光(ALAN)除了會影響候鳥的晝夜節律,還會讓鳥類在遷徙中迷失方向。夜間大型建筑物的明亮燈光吸引鳥類,就像明亮的火炬吸引蛾子,可能會讓它們撞擊斃命。
▲因撞擊玻璃而死亡的懷氏虎鶇。| 拍攝:餛飩
關于鳥類為什么會被這些明亮的建筑物燈光所吸引,相關科學研究正在展開。而科學家對于光污染如何影響各個物種的機能和生態,仍有不少疑問。近期,一個科研團隊探究了鳥類在美國東北部最明亮地區的分布情況,并在《生態學通訊》(Ecology Letters)上發表了他們的成果。在《科學日報》(Science Daily)的報道中,科學家們稱“距離這些城市越近,聚集的鳥類就越多。這種聚集效應的影響范圍約200公里(大約125英里)。我們估計鳥類在飛行時能從幾百公里開外的地方看到城市。而在美國東北部,這意味著幾乎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被城市燈光照亮的夜空。”
▲2020年上海國慶節明亮的燈光秀。| 拍攝:餛飩
最近,《科學報道》(Scientific Reports)刊載的另一項研究調查了光污染對298種鳥類有何不同影響。作者表示,“眾所周知,鳥類撞擊建筑物而死亡,和建筑物散發的光有關系。然而,有些種類的鳥似乎比其他鳥類更容易撞到建筑物。這樣的現象表明,光污染對夜間遷徙的鳥類有著物種特異性的影響。”
近期一項研究將特定種類的鳥歸為“超級撞擊者”,即更容易撞擊建筑物的鳥種。奧杜邦協會有篇文章總結了該研究結果。“那些在夜晚發出聲音或鳴叫的遷徙鳴禽,遠比那些不發出聲音的鳥類更容易撞到建筑物。”與此同時,在夜間過剩人造光中迷失方向時,鳥類似乎也會更頻繁地發出聲音,而這樣的行為會吸引更多同類,使得更多鳥撞上建筑物。
▲猛鹱因人造光而停棲(攝于加納利群島特內里費島)。| 拍攝:Airam Rodríguez
海鳥則是另一類易受夜間人造光侵擾的鳥類。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共同在《保護生物學》(Conservation Biology)上發表了一篇研究,名為《陸地人造光導致的海鳥死亡》。該研究團隊發現,“挖洞筑巢的海鳥會被人造光吸引,并迷失方向。被燈光吸引著陸后,這些海鳥可能會死亡,因為與人造建筑(如樓宇、電線、高壓電線塔、籬笆、柱子)或地面撞擊可能會給它們帶來致命傷害。即使沒有受傷,落在地面的海鳥也可能無法再次起飛,并容易受到捕食、路殺、挨餓、脫水、盜獵等威脅。”他們認為,海燕和鹱受到影響最大。由于許多海鳥岌岌可危,進一步的研究迫在眉睫。
既然完全熄滅城市燈光的辦法并不可行,研究人員著手研究行之有效的折中策略,以平衡人類對燈光的需求和鳥類在飛行中對暗夜的需求。《衛報》指出,“任何一個有玻璃建筑結構和在夜間燈火通明的城市都難辭其咎,不過對于鳥類來說,有些城市尤其危險。專家指出,不論是在白天還是黑夜,絕大多數的鳥撞死亡事件都發生在低層或中層建筑,而摩天大樓則會造成更高的致死率。”康奈爾鳥類學實驗室也發表了一項研究,該研究將美國國內對遷徙鳥類威脅最大的城市進行了排名,其中,芝加哥、休斯頓、達拉斯被列為鳥類遷徙高風險地區。該研究指出,“雖說所有城市都應注意減少夜間過剩的人造光,我們的分析表明,在這些特定城市采取行動,能讓最大數量的鳥類從中獲益。”
▲璀璨的夜晚對于遷徙候鳥來說,暗藏著殺機。| 拍攝:餛飩
相關研究仍在繼續,而當下一些看似微小卻舉足輕重的改變,就可以減少鳥類死亡。北美一些團體正致力于向大眾、商業領袖以及政府官員展開宣傳與教育活動,并利用實際而有效的措施來減少人造光造成的鳥類死亡。
“致命燈光覺察項目”(FLAP)是首批致力于呼吁人們關注人造光威脅的團隊之一。團隊成立于1993年,總部設立于加拿大。據其估算,“平均每棟建筑物每年會導致1-10只鳥死亡”。該團隊在其網站上提供了大量資料,讓個人和企業對于人造光造成的鳥類撞擊和死亡及其應對策略有所了解,以減輕人造光對于鳥類的影響,例如,該團隊的宣傳冊就列出了“鳥類安全”建筑物的衡量標準。
在鹽湖城,一些公司和居民加入了《鹽湖城熄燈公約》。這是由特雷西觀鳥園發起的一項倡議。在候鳥遷徙高峰期(3月到5月,8月到10月),加入該公約的市民在晚上十一點到早上六點間熄滅所有不需要的燈光。特雷西觀鳥園還組織了《鹽湖城鳥撞調查》(SLACS)。這是一個公民科學研究項目,致力于探究本地光污染的影響,并設法減少人類活動對鳥類的影響。
▲熄滅一些不必要的夜間燈光,讓月光更明亮一些吧!| 拍攝:餛飩
奧杜邦協會也致力于減少人造光對于鳥類的影響,倡導為遷徙候鳥留出暗夜。據研究,奧杜邦協會認為“雖然亮光會讓鳥類偏移遷徙路線,但是導致鳥類死亡更為直接的原因是它們會在迷失方向時飛來飛去,不停鳴叫,從而消耗大量能量。它們精疲力竭,容易受到來自城市的其他威脅。”
奧杜邦協會和康奈爾鳥類學實驗室在紐約市一年一度的911紀念活動中發現,間歇性地關閉明亮的燈光,可以驅使鳥類飛離建筑物,從而減少撞擊。奧杜邦協會已與其他組織開展了合作,在北美20多個城市創立了“熄燈”項目。他們還在網站上提供了給建筑物管理者和官員的信函樣本。
隨著各個城市著手減少公共區域的光污染,居民們也可以即刻行動起來,在自家院子里減少光污染。也許你家后院對鳥類友好,配備了喂食器、巢箱、本土植物。但院子里的戶外照明對鳥類來說是否也算友好呢?不如今晚就環顧一下你家,想一想,你能在哪里改進、減少、或者消除戶外照明。你也可以參與本地的“熄燈”項目,并遵照約定熄滅非必要的燈光。和你的鄰居,或者本地觀鳥組織聊聊光污染的事兒,鼓勵他們也行動起來。這些看似微小、簡單的行動可以聚沙成塔,產生巨大影響力,對于減少光污染,同時構建起對所有物種來說都更為健康的環境有著重要意義。
▲站在巨人柱仙人掌上的美洲雕鸮。| 拍攝:Bettymaya Foott
—
翻譯/胡柚
審稿/餛飩
編輯/雨笑笑笑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