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林聊齋(162)
——眼遇·耳聞·認識
春到天鵝湖了,209國道上,車輛來往的轟隆聲和其它三個季節沒什么區別,只是草木有別,花香有別,艷陽天和淡藍的湖水有別。
遠處有山野鄉村和城市,溝壑依舊,城市日新月異,越來賞心悅目了。
自從雪花去了天鵝去了,天鵝湖我也沒來過,掐指算算,已是一月有余。
我和天鵝湖,不是因為離別的傷感而心生淡漠,也不是因為生活匆匆而忽略了向往的神圣,而是故意小別,希望尋求勝出的那種新穎。
面對藍藍的湖水,我特別的寧靜,她也出奇的平穩,這讓我想起了書法家們經常潑墨的“寧靜致遠”,不知道會不會有這樣的意思。是的,交響樂團帶著它們終身的使命,去了它們熟悉和需要的地方演出,我想,下一個開幕,會有更動人的實時壯劇,吸引黃河和河畔的觀光愛好者。
偶而會飄來非常動聽,卻非人所能的那種曲調,在耳邊瑩繞。揉揉眼睛四處尋覓,似乎來自新綠的柳葉間,在萬紫千紅的花叢里,總之,聞聲不見影。我知道那是鳥的杰作,它們是在唱春天,唱自然將要賜給它們的美好生活。此情此景,很容易讓我想起“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可是我看了好一會兒,也沒看到“一行白鷺上青天”,只見五六只白鷺,三五只蒼鷺在湖心島的亂石與新芽之間靜立,不卑不亢,旁若無物。
為什么要傷悲?為什么會傷悲呢?生活本就如此。天鵝和人一樣,是生態萬千之一粟,即便情感表述有別于其它,也是認識上的差別而已。
這景,可能就是人的認識和表達,水上花,枝上綠,流動的空氣里有怡人的芬芳。如今生態這個詞很流行,生態建設也老少皆知家喻戶曉,但對于如何能喝到有益的水(過去在山溝里兩手一掬就可以喝到的),呼吸到沒有霧霾的空氣卻是一頭霧水。其實,花多了,草多了,樹多了,真的可以讓我們如愿以嘗,只是它需要足夠的時間。因為花草樹給我們的愛與我們生活排放的不平衡實在是時間太長了,只是我們不知道,看不見,等到我們看見了,感受到了,已經晚了,或著說我們根本就找不到兩者之間的平衡點,所謂的建設和毀掉的是不是可以抵消還是兩回事。所以我們只能在認識中去慢慢的適應和改變。
保護濕地,是因為她單位面積干物質產量比較高,適宜生存的動植品種也較多,需要的“污染物”種類和數量來維持生態運行的也較多,對健康生態環境平衡能力較強。天鵝的存在,就是為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或為植物更快生長創造空間的,保護它們,就是間接地為我們創造美好生活,其它的藝術價值都在其次。
三門峽天鵝湖,天鵝來時是一道景,一道地球上少有的生態風景,可以觀情,可以聽曲,可以遇景喻情,可以言傳,可以意會,可以定格一剎那,感悟整個人生。天鵝走了,也是一道風景,這風景雖然難抵許多水鄉美景,但她卻是黃土高塬,黃河沿線難得一見的美景之一,可以從中發現,天地物關系的微妙,自然造化的天工之絕,人與自然萬物的機緣巧合。如果深入其中禪之以理,你會真正感悟偉大與渺小的辯證契機。
天鵝湖,不是用贊美來凸顯其重要意義的。幾千只天鵝來了去了,很可能對黃河三門峽這一段,對天鵝湖里植物的生長與存在沒有大的影響,但卻對春夏秋季天鵝活動區域的動植物生長,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甚至可以影響到某一區域的水環境和空氣環境,可以影響到社會經濟發展的深度和廣度,可以影響到人的情緒和健康。所以象這樣的生態搖藍,應該重點保護,象保護國寶一樣投入人力物力。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