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日是第18個世界濕地日。在濕地日來臨前,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就我國濕地現狀以及如何加大力度保護濕地,接受了采訪。
面積減少
“十年時間,我國濕地面積減少了339.63萬公頃,減少率為8.82% 。”張永利強調說,尤其是占全國濕地總面積87.08%的自然濕地面積,與第一次全國濕地調查同口徑比較,自然濕地面積由4667.47萬公頃減少了337.62萬公頃,減少率為9.33%。
據了解,第一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是2003年完成的。為進一步摸清“家底”,掌握濕地資源動態變化情況,有針對性地強化濕地保護政策,國家林業局從2009年開始組織了第二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歷時5年,到2013年結束。
張永利介紹,兩次調查的結果進行同口徑對比,也就是說在相同的濕地類型、相同的地塊、相同的起調面積的前提下進行比較,圍墾和基建占用仍然是導致濕地面積大幅度減少的兩個最關鍵因素,而且受影響的濕地范圍仍然占有較大比重。
此外,除了氣候變化等一些自然因素外,人類活動占用和改變濕地用途也是濕地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
張永利表示,圍墾主要發生在沿海地區、大江大河的兩側以及湖泊的周邊地區,而基建占用則主要發生在沿海地區。特別要注意的是,近十年來,受基建占用威脅的濕地面積由2003年的12.76萬公頃增加到現在的129.28萬公頃,增長了近10倍。
由此可見,我國濕地生態狀況依然不容樂觀,參照國際上的通行做法,如果將濕地生態狀況按照好、中、差三個檔次進行簡單分類的話,我國的濕地生態狀況總體上處于中等水平。具體來講,評級為“好”的濕地占到濕地總面積的15%,生態狀況評級獲得中等檔次的濕地占到濕地面積的53%,生態狀況評級獲得“差”的濕地面積占到全國濕地面積的32%。
威脅增加
“我國濕地資源受威脅的壓力進一步增大,現面臨的威脅呈增長態勢。”張永利稱,威脅濕地生態狀況的主要因子已從十年前的污染、圍墾和非法狩獵三大因子,轉變為現在的污染、過度捕撈和采集、圍墾、外來物種入侵和基建占用五大因子,威脅濕地的主要因子增加了,影響頻次和面積都呈增加態勢。
同時,還面臨著濕地生物多樣性有所減退、濕地保護空缺較大和管理工作亟待加強這三個突出問題。
據國家林業局調查,由于污染、圍墾等原因,濕地生態系統功能下降,生物多樣性減退。僅從濕地鳥類資源變化情況看,目前,鳥類種類呈現減少趨勢,超過一半的鳥類種群數量明顯減少。
張永利表示,雖然近十年來,我國逐步建立的濕地生態系統保護體系,使濕地保護率有所提高,但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濕地候鳥遷飛路線、重要江河源頭、生態脆弱區和敏感區等范圍內的重要濕地,還未全部納入保護體系之中,全國濕地保護的空缺還較多,濕地保護管理任務非常艱巨。如: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濕地保護率僅為51.52%,國家重要濕地保護率僅為66.52%。
另外,從管理角度來看,全國現已有18個省區出臺了省級濕地保護法規,但國家還沒有出臺濕地保護專門法規,濕地保護長效機制也未建立,濕地保護的科技支撐還十分薄弱,全社會的濕地保護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多措并舉
10年來,我國在濕地保護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除了中央和地方濕地保護管理機構得以完善、生態系統功能作用不斷受到重視外,全民的濕地保護意識也進一步增強,全國有多個省份已出臺了省級濕地保護條例,一些地方還把濕地保護納入地方黨政領導的政績考核。
張永利說,我國濕地雖說已取得一些顯著成效,但總體看,濕地保護形勢依然嚴峻,濕地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需要全國上下更加重視和支持濕地保護工作。同時,有關部門要形成合力,完善濕地保護制度體系,依靠科技多措并舉,遏制濕地減少、退化勢頭。
張永利強調,濕地是重要的生態資源,我國已初步建立了以濕地自然保護區為主體,濕地公園和自然保護小區并存,其他保護形式為補充的濕地保護體系。
據統計,目前,全國濕地總面積為5360.26萬公頃,濕地率為5.58%。近10年來,新增國際重要濕地25塊,新建濕地自然保護區279個,新建濕地公園468個。
張永利表示,根據第二次全國濕地調查掌握的情況看,國家林業局今后將采取更有針對性、力度更大的措施,來加強濕地保護管理。
首先是加強法規和制度建設。將盡快出臺《濕地保護條例》,制定濕地保護紅線,完善濕地生態補償制度,實行濕地分類管理。
其次,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和完善濕地保護體系。優先在候鳥遷飛路線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范圍內的重要濕地,開展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建設以濕地自然保護區為主體,濕地公園和自然保護小區并存的濕地保護體系。強化濕地保護管理的組織、協調、指導、監督工作,提高濕地保護管理能力。
最后,加大科技支撐和提高全社會保護意識。開展重點領域科學研究,尤其是濕地保護和恢復的關鍵技術,為大規模開展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服務。并逐步將濕地保護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的政績考核范圍。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