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海口《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2017-2025年)》通過專家評審。據了解,該《規劃》實施期分兩期,近期為2017年至2020年,遠期為2021年至2025年。通過規劃的實施,最終實現把海口打造成中國濱海濕地生態文明高地和國際濕地城市樣板的總體目標。
根據《規劃》,到2020年,海口將初步形成全市濕地保護體系,建立濕地保護管理體系、宣傳教育體系、科研監測體系;使海口市濕地總面積不低于29093公頃,濕地保護率達55%以上,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于70%,濕地污染基本得到遏制或解決,濕地保護管理能力顯著提高。
在此期間,海口將規劃建設7處濕地公園,其中重點建設國家濕地公園4處;建設1處國家級海洋公園;建設45處濕地保護小區,重點建設下塘、新舊溝、那央、金沙灣海岸、東營岸段、桂林洋岸段等6處;退養還濕面積1768.23公頃;退耕還濕面積336.61公頃;紅樹林恢復面積284.45公頃;濕地植被恢復面積185公頃。
在遠期建設目標中,到2025年,海口全市濕地面積不低于31918.09公頃,其中,濱海濕地保護面積不低于8000公頃,新增濕地面積2825公頃(含退耕還濕),濕地保護率提高到60%以上;使全市60%以上濕地得到良好保護,濕地污染得到有效解決,退化濕地生態功能恢復效果明顯,濕地修復面積大大提高。
在此期間,建設國家級海洋公園1處;建設飲用水水源保護區5處;建設濕地多用途管理區1處;退養還濕面積953.82公頃;退耕還濕面積212.24公頃;紅樹林恢復面積181.89公頃;濕地植被恢復面積142公頃。
《規劃》將濕地保護修復具體分為新增濕地面積、濕地保護率、水鳥種類、自然岸線保有率、海岸修復長度等10項指標。其中,新增濕地面積、主要河流湖庫水質優良率、近岸海域水質達到或優于Ⅱ類標準的比例3項為高難度指標。
為實現高難度指標,海口將充分利用國家、海南省、海口市在退耕還濕、退養還濕等方面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并解決好農民再就業問題。對于退耕、退養后的濕地恢復過程,將積極組織相關專家論證,做到地盡其用、物盡其用,防止濕地的再次破壞以及不必要的損失,逐步恢復濕地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并加強與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恢復紅樹林以及其他濕地植被。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