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道,是沿著諸如河濱、溪谷、山脊線等自然走廊,或是沿著諸如用作游憩活動的廢棄鐵路線、溝渠、風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線性開敞空間,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騎車者進入的自然景觀線路和人工景觀線路。
它是連接公園、自然保護地、名勝區、歷史古跡,及其他與高密度聚居區之間進行連接的開敞空間紐帶。從地方層次上講,就是指某些被認為是公園路或綠帶的條狀或線型的公園。
今天為大家推薦一些優秀的綠道,或許會對景區的綠道建設有所啟發。
美國綠道
說到“綠道”,繞不開美國,因為美國是最早推出綠道理念的國家。早在19世紀,美國人就開始嘗試將公園小道和社區的草地小道連接,由此千家萬戶可方便快捷地進入城市公園,甚至通過綠道網直接投入郊外大自然的懷抱。
美國在設計綠道線路時,還注重考慮串聯主要的交通樞紐和換乘設施,實現綠道與其他交通方式的“無縫銜接”,最終形成良好的銜接轉換交通體系。如機動車道、單車道、人行道平行分離;連接社區的綠道;樹林中的綠道。
日本綠道
日本國土面積狹小、人口密集、自然資源匱乏,而建設綠道網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些矛盾。通過綠道串聯起沿線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跡。
日本綠道網設計得異常精巧,多沿河修建,道路不寬,也往往沒有明顯的標識,但樹木花叢錯落有致,30年以上的大樹也隨處可見。走在綠道上,仿佛成為“畫中人”。城市綠道還擔負著為定居或路經城市的鳥類等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地的重任。
法國綠道
法國的城市綠道大多不以水泥或瓷磚鋪就,而替代物常常是一種細沙,據說晴天不會塵土飛揚,雨天又不會潮濕泥濘。
法國最負盛名的綠道首推位于法國中西部地區的盧瓦爾河自行車綠道,全長近800公里,沿途設有14個自行車租賃和維修服務點,15個餐飲住宿點。
特殊的細沙,晴天不會塵土飛揚,雨天又不會潮濕泥濘。
除此之外,國外還有一些做的很棒的綠道。如鄉村田園風的綠道。
東莞綠道
旗峰公園、大嶺山森林公園、石龍濱江體育公園、粵暉園、袁崇煥紀念園等在內的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歷史文化遺產被一條條綠道串聯起來。目前,東莞綠道已經全線貫通。
我也說兩句 |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