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灑青春的汗水,走向濕地的未來
作者:潘景霞
2012/8/28 14:56:39
心情:開心 | 日期:2012-07-20 星期五 | 天氣: | 地點:舟山 |
從定海市區走向秀山海島,從街頭巷尾走向政府學校,在6月30日到7月9日這短短的十天里,我作為一名普通的團員,追隨者浙江海洋學院大學生舟山群島新區秀山海島濕地生態服務調研團,走遍了風景秀麗的秀山海島。冒著酷暑,頂著炎日,克服了很多困難,終于圓滿的完成了暑期大學生“三下鄉”活動。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天,卻是收獲頗豐。
活動的第一天,為了能夠從總體上的了解具體的濕地知識普及情況,為我們的后續工作做好先手的準備,在組長和指導老師的安排下,我們決定對當地的居民做一次總體的普查。同時,為了讓樣本具有代表性,我們的組員們分成了幾組,分布深入政府辦公地點、工業開發區、居民住宅區、生活街道和生態保護區等地點,進行了生態特征與保護現狀的生態調研活動。在炎炎烈日下,我隨著我們的組長,在北浦鎮上唯一的一條商業街上,對秀山人民進行了進行了此次問卷調查。凡事都是看著簡單做著難,即使只是一次小小的問卷調查,也讓我們遇到了很多難題。比如當我們去調查一些外來務工人員的時候,由于教育程度和對本地的濕地不甚了解的原因,在溝通上我們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困難,但是我們沒有灰心,很耐心的和他們解釋了我們的問題,同時在當地居民的幫助和配合下,還是成功的完成了對這些外來務工人員的問卷調查工作。不僅如此,可能是由于調查問卷比較繁瑣,當地部分居民不愿意配合我們進行問卷調查活動,為此,我們依然堅持不懈,堅持著用我們的熱情來打動他們。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成功的完成了問卷調查。
在做好問卷調查后,我們從7月1日到3日開始流連于秀山島“滑泥主題公園”與“濱海濕地公園”之間。由于濕地的存在,這里風景如畫,美麗入春。當然,在觀賞景色的同時,我們也不忘本職工作。觀察地形,了解物種,采集樣本一個不落。然后深入樹木叢林中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在指導老師水柏年和鄉政府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認真地觀察著這大自然的一切。學識淵博的水老師會一邊諄諄教導,一邊開導我們的思維,讓我們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學有所用,學以致用!
完成了標本的采集和公園的瀏覽后,接下來的7月4號和5號,我們分成四組,帶著我們所熟知的濕地環保知識,深入巷道與街道宣傳環保知識,當然,鄧小平爺爺曾經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我們也在政府的配合和支持下,講已經放假在家的小朋友們召來學校進行濕地保護教育。我們耐心的給他們講解有關濕地保護的知識。學習,讓人們進步,讓人們求知,不是么?
接下來的一天里,我們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秀山島蘭秀博物館,通過對這座濃縮了秀山島歷史文化的“蘭秀博物館”的參觀,我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秀山這一海島的發展歷史、文化進程及風土人情。為實踐過程中與當地居民更好的相處奠定了基礎,同時我們可以將秀山的歷史與現時代的特點相結合為秀山鄉的發展提出創新性的意見。
在活動的最后幾天,我們的調查和宣傳工作也進入了尾聲,在這最后的三天里,回憶著路途中的歡聲笑語,我們開始整理者我們收集的資料。同時進行著樣本的分離鑒定。這次的鑒定會為我們帶來很多關于秀山海島濕地的知識,也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濕地的現況。希望能夠通過我們的知識,學以致用,將秀山海島的濕地變得更加美麗。更多的人們了解濕地,保護濕地!
雖然時間只有短短的10天,我們的行囊卻是滿載知識而歸。在整個實踐過程中,我們并不都是一帆風順的,我們時不時的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我們總是會想到辦法去解決它,通過這些困難,我們也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所以說,我們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還是有很多收獲的,這次活動不但豐富了我們的知識,還磨礪了我們的身心。作為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的大學生,我們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結合調研所得的實際情況,為秀山鄉的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出謀獻策,為舟山群島新區的建設盡一份綿薄之力。我想,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活動讓我們這些宅居一地的大學生們真正的走出了學堂,走向了課外,走向了實踐,著實是一次有意義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