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一年中最豐富浪漫的季節,日歷上用種種漂亮的語言描述著秋天的細膩:露水、秋分、寒露、霜降,秋分便是秋意最濃之時,而圍繞著秋分前后,便是露和霜的時節:白露的意思是“露凝而白”,白露開始就表明晚上的露水比較多,天氣已經轉涼了。這個時候,華南經常會有秋雨出現,一般還是連綿的陰雨天氣。按氣候學定義,開始進入秋季。而寒露則是“露氣寒冷”,“將凝結為霜”后便是霜降,到了霜降時,狗熊們就要存儲好食物,準備倒頭冬眠。
露,秋天的顏色
習慣早起的人們對露和霜肯定不陌生,在清晨,我們在草地上、花瓣上都可以見到它們的蹤跡。清晨大夢初醒,便見得草叢中霜露正濃,待到日出之后,它們便迅速隱退,因此留戀枕頭的人永遠看不到布滿霜露的清晨畫卷。
露來自何處?雨水來自天上的云,露水就來自我們身邊的空氣。當太陽落山后,地面溫度開始逐漸下降,此時一個氣象學參數開始發威—“露點溫度”,也就是空氣中的水凝結成露的溫度。這個溫度并不固定,與當時的濕度相關,如果遇到夏天的“桑拿天”,溫度高濕度大,露點溫度也就高。比如氣溫在30℃,相對濕度100%,那露點溫度也是30℃。若到干燥的冬天,露點溫度便非常低,甚至低到零下。當環境溫度接近“露點溫度”后,大氣中的水汽就開始凝結,附著在草葉上、樹葉上、花瓣上。
久旱甘露
晴夜、靜風,地面附近濕度大、高空干燥,這便是露水濃的時候。在少雨季節,清晨出現的露水是植物們難得的補給,但對于靠飛翔生存的昆蟲們來說,露水實在是討厭的家伙—全身露水足以重得讓蝴蝶們飛不起來,它們只能靜靜等待著陽光把一身露水曬干。
九色“露”
秋天的植物隨著葉綠素逐漸消退,類胡蘿卜素、花色素開始原形畢露,讓葉子變得五彩斑斕,也讓葉子上的露珠沾了光。
露是晶瑩剔透的,然而在《本草綱目》中卻記載:“漢武帝時,有吉云國,出吉草,食之不死。日照之,露皆五色,東方朔得玄、青、黃三色露,各盛五盒獻于帝?!边@可夠邪乎的,露水的形成過程類似一次天然的蒸餾,本應純凈無色,可這顏色從何而來呢?
露水顏色來路有三,其一為混濁之色,或曰,丁達爾現象。丁達爾現象是指當光線穿過懸濁、乳濁或者溶液時,發生散射,而不同物質散射光線的光譜又不同,因此渾濁之色也多種多樣。雖然露水類似天然蒸餾的過程,但凝結之處并不可能沒有纖塵沾染,塵混于露水中,便讓露有了顏色,但混濁之水輕易便可辨別,東方朔不會連這個都看不出來吧。其二,露水若凝結在一些表層具有細毛、蠟質的植物上,便可在陽光下映出七彩光輝,實為光學干涉的作用,《本草綱目》中的敘述與此頗為類似。
其實,我們在生活中也能見到“五色露”,露水再哪里凝結,就透射出那里的色彩。露水凝于櫟樹落葉,便呈棕褐之色;露水凝于秋天黃櫨,則顯火紅之色;露水凝于草間,或綠或黃,由此看來,露水呈五色,正是因為露本無色。
或許正因為露水無色且純凈,才被古人奉為圣潔之水,揚州人對烹茶之水的咸甜、甘苦、清濁和濃淡分辨得非常精細,將其等級分為:一等天水,二等泉水,三等江水,四等河水。天水分為兩種,就是露水和雨雪水??梢妼β端嵌嗝吹目粗?。不同茶的采集時間大都有些差異,有的要在無露之時,有的則必須在露濃之季。蘇曼殊輯的《采茶詞三十首》就有這樣的詩句:“曉起臨妝略整容,提籃出戶露正濃。小姑大婦同攜手,問上松蘿第幾峰?”詩中的采茶時間就是露水正濃之時。
甘露、美露、天酒,皆為露的美稱?!渡涞裼⑿蹅鳌防稂S藥師的九花玉露丸,就是需要采集各種露水才可以制成的。試想,秋晨時分,采集各種植物上的露水用來煮茶或用來飲用,品得的不僅是露味,而且還有秋色的絢爛。
貪喝的小家伙
對于體型小巧的昆蟲來說喝水是個大問題。它們當然不能端起水杯一通豪飲,只能選擇濕潤的泥土、沙地來汲取水分。露水當然也是它們最喜歡的飲料之一,圖中的這只弄蝶正在貪婪地吸食露水,不過面前的大號露珠是會撐著它的。
露珠液體鏡頭
露水從空氣中直接析出,因此形態非常圓潤規則,透過露珠可以看到別樣的世界。露珠是個廣角魚眼鏡頭—由于曲率特別大,可以把不遠處很大范圍的景物都收入露珠內。此外露珠還是個放大鏡,可曾記得用水滴做放大鏡的試驗?如果拿著一片葉子,靠近報紙,透過上面的露珠去觀察,就可以發現一個奇妙的微觀世界。
霜,秋天的味道
老舍先生曾經埋怨過北京的天氣,說北京的四季唯秋天較好,但常常鬧霜凍,害得他辛辛苦苦養的花遭殃。霜凍本是一種災害天氣,大多蔬菜,一旦遇到大規模的霜,就完全凍壞,俗語道,霜打的茄子—蔫兒了。不光是秋天,即使在萬物復蘇的春天,倘若突然來了一股寒流后,就會出現大量的霜降,俗稱“倒春寒”,會對農作物產生極大的危害,有可能是減產或絕產。
然而霜對有些特定的農作物來說,待遇則皆然不同,一般的,蘿卜是在有霜以后才開始采收。因為霜,白蘿卜變得非常脆甜—莫非霜如白糖?把蘿卜腌甜了?霜期之時,蘿卜之類的作物正好是成熟最為徹底的時候,此時含糖量最為充沛,當然口感最佳,北方經霜的柿子,南方霜打的紅苕(紅薯),都是如此。
霜與露一樣也可以入藥,但霜的入藥大多和其附著的植物相關,比如經過霜打落的柿子葉就是俗稱的“霜柿葉”。另外,經過霜降的桑葉也是一種藥:“霜桑葉”,霜桑葉味—亦苦亦甘,這便是人們眼中的“霜味”??諝庵械乃A為霜,甚至比露還要純凈,當然沒有味道,霜只是時間的指針,看到霜,人們就想到了秋天能夠品嘗的味道。
霜在自然界中并不像冰雪那樣常見,如同露水一樣也是天生嬌氣的尤物。在深秋夜晚溫度降低后,另一個氣象學參數便出來工作了—“霜點溫度”?!八c溫度”與“露點溫度”類似,也是與濕度相關,但“露點溫度”通常高于“霜點溫度”,當溫度達到“霜點溫度”,水汽直接凝華為固態,也就是霜了。
霜露喜歡尖尖角
霜出現時,總是喜歡挑選葉子邊緣先附著,這是因為飽和水汽析出的時候,容易在邊界處先析出。那如何區分霜和雪呢?霜晶和雪晶形態有很大不同,霜晶一邊附著在葉子上,另一邊則縱情生長,以至于我們看到霜總是毛茸茸的。
霜給秋天上色
秋天的紅色從哪里來?從植物體內的花青素苷來,不過,花青素苷需要低溫才能形成。大地結霜,使得植物所處環境的溫度驟降,形成的大量花青素苷讓植物變成紅色,古人云,“霜葉紅于二月花”,就是這個道理。
我也說兩句 |
![]() 美文美圖,學習欣賞了!---皇城根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