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建設澠池行——再進韶山
媒體:原創 作者:老黑
專業號:老黑
2009/8/14 11:28:35
澠池韶山,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經過數年的生態建設,她一定更加秀麗了。
來到韶山腳步下,我顧不得伏天的高溫濕熱,讓司機停車開門走了出來。此時,天空烏云翻滾山雨欲來,似乎想阻止我對這故土的愛戀。但我顧不得這些,這里有我的足跡和汗水,有我認識的滿山分布的怪石和那堅守陣地的荊棘雜灌草,更有我闊別幾年的長在叢林中的各種生態苗木,我愛她們猶如愛我自己的生命。它們堅守著對我和當地生態建設者的誠信,用生命的極限在為我們的存在營造著舒適的生態環境,我有義務向它們行注目禮。過去,這里的荒山禿嶺上,只有荊棘和奄奄一息的雜草在訴說著生存的無奈。如今,這里已是由側柏、椿樹、黃楝木、花椒領軍先行,封山育林生境改變后自然飛籽成樹的混交林。好象它們已看到我的到來,紛紛搖動清翠欲滴的枝葉,給我送來陣陣清新與涼爽。
汽車在花草樹林簇擁的盤山路上宛延而上,不一會兒,烏云便留給了山腰的叢林。關掉空調,打開車窗,清新的涼風帶著濃濃的濕氣透人心脾,頓時感覺就象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里往前走幾十米有一個森林一類調查固定監測點。”同事用手指著前方說。是的,二十余年來這個點我曾經來過三次,每一次固定樣地內監測數據的匯綜,都明顯的告訴我,樹種在增多,材積在增多,覆蓋率、覆被率在提高,這些數字都清晰地詮釋著澠池森林資源培育保護政策在科學發展方針指導下的逐步完善,體現著澠池各級政府注重可持續發展的決策意識。我來到固定監測樣地旁邊,望著樣地內繁茂的林木無限深情地凝思著我們走過的生態建設之路。這個點就在山頂分界線的北坡,站在這里你可以盡情領略人工干預和自然界修復生態的奇特效果,也可看到澠池森林資源培育保護的成效。陽坡的林地雖然在近幾年的生態建設中已郁郁蔥蔥初步成林,但和北坡成百上千年自然修復的純天然林比起來,還真是有點小巫見大巫。只見翻滾的煙云在山林間飄來飄去,時而為翠峰帶帽,時而給綠坡束腰,間或有聳立的怪石鉆出樹的海洋,似乎在巡視山間生靈是否有恙。停車細看,整個林子優勢樹種是以櫟類為主的橿子木、華櫟樹和槲櫟,有很多認識的和不認識的樹和雜灌木及林下植被充滿其間,我心里在為自然的威力驚呼,心想,這里才是真正的生物多樣性典范區,怪不得一進韶山就頓覺心曠神怡,原來是生態循環徹底負氧離子充斥的緣故。
車行林海猶如一個移動的氧吧療養站,我已感到同事們都在萬分珍惜的享受著這用錢都很難買來的福份。忽然一陣玫瑰香味撲鼻而來,“玫瑰園和南村黃河濕地就要到了”。我想,等待我們的肯定會是另一個閨門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