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8日和25日,歐洲環境署(EEA)發布兩份水相關的報告,即《追蹤障礙設施及其對歐洲河流生態系統的影響》(Tracking barriers and their impacts on European river ecosystems)和《水和農業:走向可持續解決方案》(Water and agriculture: towardssu stainable solutions)。前者重點關注歐洲河流上不同類型的障礙設施(攔河壩、渡口、涵洞、水閘和堰等)對河流健康及生態系統的影響,并提出改進歐洲河流障礙設施的措施;后者對歐洲水域現狀和壓力進行評估,強調農業在未來流域管理計劃中改善地表水和地下水狀況方面的作用。
歐盟環境政策(特別是《水框架指令》和《2030年生物多樣性戰略》),越來越認識到允許水、沉積物、魚類和其他生物自由流動的重要性?!端蚣苤噶睢诽岢龊恿鬟B續性是實現歐洲水域良好狀態的關鍵?!?030年生物多樣性戰略》旨在通過清除障礙設施和恢復洪泛區和濕地,到2030年恢復至少25000公里的自由流動河流。最近的研究得出結論:歐洲河流上的障礙設施數量遠遠超過100萬,而河流網絡中自由流動的河流很少。大多數屏障都是小型結構,其中數千個已經過時。健康的河流需要高度的連續性來支持水生物種的復雜生命周期和一個正常運轉的生態系統。然而,幾十年來,人類的干預破壞了河流的連續性,使河流生態系統功能退化。河流障礙阻斷魚類和水生物種的上下游遷徙路線,導致棲息地因破碎化而變得孤立。中斷的連續性影響洄游魚類的繁殖模式,如鮭魚、鰻魚和鱘魚。河流中沉積物的運輸也受到障礙物的阻礙。此外,水庫和小水壩回水中有機物質和營養物質的積累往往會導致水質下降、溫度和溶解氧能力變化以及富營養化。在歐洲的幾個地區,正在實施或計劃實施恢復和緩解措施,以改善河流的連續性并解決障礙的影響。常見的措施包括消除障礙設施,建造魚類遷徙輔助設施,如魚類通道、繞行渠道以及魚網和魚類友好型渦輪機,實施生態流動,并采取措施重建沉積物運輸的連續性。再者,大壩拆除是關鍵解決方案之一,尤其是對于過時的屏障設施。2030年生物多樣性戰略的具體目標是消除過時的障礙設施。根據收集到的歐洲大壩拆除信息,截至2020年10月,記錄了近5000次大壩拆除:法國、瑞典、芬蘭、西班牙、英國(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丹麥、葡萄牙、意大利、瑞士、愛沙尼亞和德國??偟膩碚f,由于歐洲河流上有大量的障礙設施,有必要優先采取措施恢復連續性,以確保以協調一致的方式應對障礙設施的影響。例如,2019年,芬蘭通過了一項新的國家方案,支持在未來4年消除障礙設施和恢復洄游魚類種群。河流航運依賴于通過屏障設施調節流量,因此在恢復河流連續性的計劃中,需要考慮歐盟旨在將部分公路貨運轉向鐵路和水上運輸的政策。將水和生物多樣性政策目標納入部門政策規劃是實現恢復河流連續性的更加一致的政策框架的一個重要方面。促進這些部門更可持續增長的戰略尤其重要。改善關于支離破碎、需要恢復或保護以防止惡化的河流的信息庫,定期更新關于已拆除的障礙設施和已建造的新障礙設施的信息,探索是否可以添加其他屬性,例如遷徙動物的屏障通行能力以及水和沉積物流量。 農業生產如何影響水質、水量、水生生態系統,以及相關的政策干預,報告得出6條結論:①2016年歐盟28個成員國和挪威約有50%的地表水和25%的地下水未能根據《水框架指令》獲得良好的預期,部分原因是來自農業的壓力,提出減少來自農業活動的壓力是使所有地表水和地下水水體取得良好狀態的關鍵;②農業活動影響整個歐洲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生態、化學和數量狀況,是歐洲海洋的主要壓力。來自農業的主要壓力與營養物和化學品的擴散污染、取水和水文形態變化有關。通常幾個壓力同時起作用,潛在地增加了生態影響的范圍。根據WFD報告的信息,大約有1/3的地表水由于一種或幾種壓力而無法達到良好的狀態;③氣候變化加劇了區域水資源壓力,由于溫度升高和降水模式的改變和難以預測,特別是在南歐,這既可能增加對水的現有壓力,也可能對農業生產本身產生影響,使作物的地理適宜性向北歐轉移,預計那里的條件將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長;④歐盟政策框架內已經規定了各種各樣的管理措施,以解決農業對水環境的壓力。它們主要集中在營養、殺蟲劑和水的使用效率的提高上,這已經帶來了一些改善。到目前為止,河流中的硝酸鹽濃度自1990年以來已經減少了20%,農業生產減少了25%;⑤歐洲大部分地區存在大量的氮過剩和過度提煉,而且過去10年幾乎沒有進一步改善的跡象,需要進行更深入的分析,以量化歐洲范圍內實現水資源目標所需的農業實踐變化的幅度。然而,在使用營養物質、殺蟲劑或水方面增加效率是不可能足夠的;⑥更廣泛地采納基于農業生態學原則、有機農業和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的可持續管理實踐,對于實現世界糧食日的目標至關重要,有助于減少對水的四類壓力的規模,同時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增強農業對氣候壓力的長期恢復能力,并有利于生物多樣性。
報告著重強調了在廣泛的社會背景下對水的環境壓力管理的必要性,并呼吁在三個方面進行改進:①在流域和農業層面采取更具彈性的管理行動;②提高歐盟政策實施和一體化的管理程度;③通過系統思考,采用更全面、更全球化的方法,為水、空氣質量、生物多樣性和土壤以及緩解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挑戰制定可持續和長期的多功能解決方案。
詳細內容參見中國科學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資源環境科學動態監測快報》2021年第05期。
來源:中科院資源環境科學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