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參加“中央媒體報道鄉村振興”集中采訪活動時,隨著采訪的深入,江蘇同里國家濕地公園——一個過去默默無聞的自然湖泊實現魅力指數不斷提升的發展路徑漸次清晰起來。 同里國家濕地公園的前身是成立于1998年的肖甸湖森林公園,其2003年被認定為省級濕地公園,2013年獲批國家濕地試點建設公園。同里國家濕地公園以天然湖泊沼澤濕地生態系統為核心,由永久性淡水湖泊、淡水草本沼澤、森林沼澤、河流、庫塘等多種濕地類型組成的復合濕地生態系統,集中展示了江南水鄉湖、泊、沼、澤、蕩、塘、河流、永久性水稻田等濕地形態。 濕地好不好,鳥兒是“裁判”。 作為華東地區唯一具有平原森林景觀的濕地公園,同里國家濕地公園占地973.7公頃,濕地覆蓋率達85.41%,已成為野生鳥類重要棲息地。監測數據顯示:公園僅鳥類就從2013年的97種增加到目前的293種,其中省級重點保護鳥類多達83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6種,世界上極為罕見的14只卷羽鵜鶘東亞種群現身澄湖,超過全球種群1%的羅紋鴨在澄湖內度過了整個冬季。此外,公園內還擁有植物301種,大型底棲生物14種,魚類29種,兩棲、爬行類動物14種,哺乳動物11種。 擁有豐厚的生態家底僅僅是開始。同里國家濕地公園在加快濕地旅游業發展的同時,采取保留原住民的發展方式,使公園與水鄉村莊的共融共生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動案例,而且,游客數量的持續增長還讓村民獲得了理想的經濟收益。 目前,公園內的肖甸湖、凌家鋪和張家港村有水鄉村民500余戶,至今過著“房前種蔬,河邊養鴨,屋后育果”的水鄉生活。在濕地保護中,當地村民按照濕地保護的要求不能給農作物打農藥、給果樹搭鳥網、下地籠捕魚等,直接導致村民農業收入下降。為讓村民感受到綠水青山為他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公園優先為當地村民提供就業崗位,公園里的60多名員工,有近一半員工來自公園內的3個村。村民種植的“水八仙”農產品可以到公園“水上市場”銷售,給游客帶來原汁原味水鄉農產品的體驗。公園還將3個村納入統籌考慮,環境整治、污水處理設施一并實施,使村莊的居住環境得到大大改善。 耐心完成看似簡單的工作,同里濕地公園用了3年多時間。從2014年開始,同里國家濕地公園聘請英國WWT咨詢公司做純水鳥棲息地規劃,先是一年多時間的規劃調整,然后是一年多的施工建設,最后又是一年多時間的恢復,目前這個由人工改建的濕地保育區已看不出人工痕跡。 近年來,公園重點恢復了1000多畝的草本沼澤濕地保育區,通過構建深水區、淺水區、淺灘和陸地等不同地形,為水禽營造棲息地。此外,公園還對鄉土水生植物的人工誘導和自然恢復,構建出了良好的水生植被和濕地景觀并擴大水禽棲息地面積。 為給野生鳥類提供更近自然的生態環境條件,公園根據鳥類監測數據制定了科學合理的水位管理計劃:4月,保持中低水位,不僅縮小了深水區面積,增加淺水灘地面積,還有助于蘆葦萌發,從而為鷺鳥、鸻鷸類等涉禽提供棲息、覓食的場所。5月-8月,保持低水位,進一步增加淺水灘地面積,為鷺鳥、鸻鷸類、秧雞類、鷗類等水鳥提供覓食場所。9月-10月,保持中低水位。進入9月上旬,鳥類遷徙已經進入高峰期,黑翅長腳鷸、澤鷸、林鷸、紅頸濱鷸、青腳鷸等過境候鳥數量較多,升高水位改變生境結構,可以促進水體更新。11月,上升到常水位,冬候鳥數量日趨增加,升高水位將提高冬候鳥的生境面積。 同里國家濕地公園總經理龐海燕告訴記者,公園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宣教團隊合作提升公園宣教體系建設,公園部分門票收入將捐贈給WWF用于環境保護事業。近年來,公園不斷加強科普宣教工作,通過建立科普宣教區、科普館,利用生態資源并結合吳江特色的水鄉文化,開發了一系列與濕地生態相關聯的體驗活動,向全社會宣傳濕地保護理念。園區還開設了自然課程、親子課堂等活動,讓家長帶著孩子學習動植物知識,與大自然近距離接觸。游客也可通過水上游覽碼頭坐船游覽公園全貌,在綠水青山之間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