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來,金色的陽光準時進入了窗臺,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好天氣。吃了早飯來到辦公室準備好防火宣傳設備就開始了今天的巡護工作。
今天的第一站是去風水垟林區,聽著車上喇叭傳來的《浙江省森林防火條例》條款,同行的駕駛員說他都可以背誦出來了。是呀,只要是高火險天氣,我們就出動防火宣傳車在保護區的周邊巡護宣傳,自然就熟記于心了。車至風水垟保護站,聯系上林區的職工同去石門洞查看情況,石門洞在保護區的南部靠近福建省的壽寧縣,站在立有省界碑的防火線上,同事們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又來了回福建。”以前當地培植花菇盛行時,不時有不法鄉民來盜伐雜木,時過境遷,這種情況現在是沒有了,但我們的護林員仍是常來巡護,守護這一方綠色。
沒發現異常情況后返回保護站,未做停歇,又開上去望東垟的林區簡易道路。車子在搖搖晃晃中一路前行,此路正在進行路面硬化工程,相信不久之后,這種坐車如坐船的感受是沒人可以體會到了。隨山勢而上直到山谷口,神秘莫測的望東垟展現在眼前,透過茂盛的江南榿木林群落,來到望東垟濕地臨時管護點,這里長期住著我們的倆位護林員,他們已在這守護濕地七八年了,長年在濕地呆著,重復著巡護、防火工作,于孤獨寂寞為伍。閉聊時談起這些,他們說值得,看著望東垟濕地生態一點點的變化,望東垟高山濕地保護區建設項目的逐步展開,他們保護好濕地的信心更足了。
從濕地回來,簡單地吃了中飯,朝巡護的第二站漁際坑林區奔去。那里有保存良好的原始次生林三千多畝,是望東垟高山濕地保護區保護的另一個功能區域。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伯樂樹等在其中生長。在漁際坑保護站和林區同事們聊了聊近幾日的情況,囑咐他們做好防火工作,稍做停留我們又向今天巡護的第三站白云林區而去。
白云林區在保護區的最北端,緊臨景南鄉的東塘村和石立村,那里是飛云江水系的源頭,1992年《飛云江志》編輯委員會在此立有一塊“飛云江源頭”的石碑,這并不是一塊簡單的牌子,而是千百年來對飛云江源頭的一個糾正,常有溫州驢友來此尋源。區內有景寧縣第三高峰白云尖,在此你會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防火線的另一邊就是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驅車往鄰近的鄉村做了防火宣傳廣播,回到白云保護站稍做停留了解了林區防護情況后返回駐地。
這就是我們巡護工作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