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濕地使者
一、摘要:本文通過對甘南地區毛蟲的形態學觀察及樣方統計,探究了尕海-則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毛蟲種類及擴散速度,并根據調查結果初步探討了防治措施。
二、關鍵詞:草原毛蟲 高原 甘南
三、正文:
1.前言:甘南地區地處青藏高原向黃土高原過渡地帶,具有典型的草甸生態系統,保存著亞洲最好的草場。尕海-則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草原是草甸草原,草甸分為高山草甸和沼澤草甸,是優良的牧場。然而,鼠蟲害是我國草地上的“三大”自然災害之一,因其危害造成的牧草損失率一般都在50%以上,高者達80%,甚至絕收【1】。據調查,當地牧民對于鼠蟲害的普遍應對措施是投放農藥,此法雖然可以一時解決鼠兔、毛蟲成災問題,但是對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破壞,很多天敵發生二次中毒而死亡。近年來,由于投放藥物減少,保護區內部分地區草原毛蟲泛濫,甚至調查者無處下腳。2009年蘭州大學達爾文協會濕地使者隊伍在實地考察中發現,草原毛蟲主要分布在尕海湖對岸以及郭茂灘濕地附近,而郭茂灘附近毛蟲災害尤為嚴重,濕地使者對當地毛蟲進行樣方統計,并將結果反饋給當地政府。2010年的濕地使者隊伍參考去年調查結果,通過咨詢當地牧民及站長,并實地考察進行毛蟲樣方統計,發現毛蟲分布區域較去年明顯擴大,保護站附近的草場中也發現毛蟲分布,保護站對面的山坡背面部分區域毛蟲成災,毛蟲覆蓋率80%以上。為了反映毛蟲問題,筆者對保護站附近毛蟲數量進行簡單的樣方統計,并觀察毛蟲的生活史各個時期形態,為毛蟲防治的研究提供參考。
2.材料與方法:
2.1實驗用具:筆、釘子、繩子、帽子、三角尺、記錄本、GPS導航儀。
2.2實驗方法:①咨詢當地牧民及站長②樣方法調查:共測量了十個1m*1m樣方。樣地內樣方中心由扔帽子方法隨機確定,路線大致為Z字形。選定位置后,用 GPS后記錄海拔、經緯度。確定樣方后統計毛蟲個數,并在每個樣方內隨機挑出十株植物測量其高度,并估計植物蓋度和禾本科蓋度③收集毛蟲繭并培養,觀察毛蟲生活史各個時期形態。
3. 結果:
3.1樣方統計結果:
|
海拔m |
經緯度 |
毛蟲只數 |
平均草高cm |
植被蓋度 |
禾本科及莎草科蓋度 |
|
樣方一 |
3476 |
34°14.380N 102°11.001E |
7 |
17.4 |
96% |
95% |
|
樣方二 |
3476 |
34°14.381N 102°21.003E |
9 |
22.7 |
98% |
97% |
|
樣方三 |
3477 |
34°14.379 N 102°20.863 E |
6 |
25.6 |
92% |
86% |
|
樣方四 |
3478 |
34°14.390 N 102°20.856 E |
3 |
21.3 |
94% |
90% |
|
樣方五 |
3480 |
34°14.381 N 102°20.883 E |
6 |
16.4 |
91% |
74% |
|
樣方六 |
3477 |
34°14.377 N 102°20.873 E |
4 |
17.7 |
88% |
76% |
|
樣方七 |
3480 |
34°14.382 N 102°21.004E |
4 |
23.8 |
85% |
82% |
|
樣方八 |
3482 |
34°14.385 N 102°21.005 E |
2 |
20.7 |
77% |
63% |
|
樣方九 |
3478 |
34°14.387 N 102°20.999 E |
2 |
25.3 |
95% |
90% |
|
樣方十 |
3480 |
34°14. 388 N 102°20.895 E |
5 |
23.4 |
94% |
88% |
|
平均值 |
3478.4 |
|
4.8 |
21.4 |
91 |
84.1 |
|
根據結果,今年毛蟲數量較高,而去年在本調查區域并未發現毛蟲,反映出毛蟲擴散速度極快,一經出現,第一年密度即可達到4.8只。
圖四:成蟲正面(左圖)及背面(右圖),因為此蟲繭撿回時為了鑒定其是否為所調查毛蟲,人為將繭捅破,因而成蟲可能因為體液未能在破繭階段充滿翅膀而導致翅膀萎縮。
4.討論:根據筆者的初步判斷,此類毛蟲很可能是鱗翅目毒蛾科的某種,因為鱗翅目昆蟲屬于完全變態,而在此類毛蟲生活史中發現了蛹期,而且幼蟲體表具有又長又密的黑色毛,是毒蛾科的特征【2】。另外,根據來自中國西藏信息中心的《談西藏草地鼠害及其天敵》,草原毛蟲(Gynaephora spp)成蟲雌雄異形,雌體雙翅退化,僅能用身體蠕動,卵散生于雌蛾繭蟲內。幼蟲六至七齡,初齡幼蟲乳黃色;二齡幼蟲頭部變紅;三齡以后蟲體變為黑色。頭部蛻皮由乳白色變為鮮紅色;臨近休眠期變為褐色【1】。去年調查樣地并未出現,而今年統計結果為平均每平方米毛蟲數量4.8只,表明此類毛蟲擴撒速度極快。草原毛蟲主要危害草甸草地,對草原草地也造成一定危害。,喜食優良牧草如蒿草屬、羊茅屬、披堿草等,特別喜食植物的幼嫩生長部分【1】,取食時幼蟲先爬至牧草頂端,然后頭朝下攝食,直到牧草根部,嚴重影響牧草生長,所以其防治對于保護濕地周圍的高山草甸生態系統有重要意義,但其具體分類學地位的確定、以及行為學等的具體特征有待進一步研究。
防治:①草原毛蟲的天敵主要是鴟鸮類猛禽等野生鳥類【1】,所以加強鳥類保護有利于毛蟲防治。②在適當時間可以考慮噴撒農藥,但毛蟲出現抗藥性后農藥效果會顯著降低,而且毛蟲天敵出現二次中毒現象,因而需要慎用。不過,可以考慮研制新型農藥,特意針對鱗翅目昆蟲。③在蟲繭期人為撿走蟲繭進行銷毀對防治也有顯著效果【1】。
5.參考文獻:
【1】《談西藏草地鼠害及其天敵》(趙好信 張亞生 旺堆)(中國西藏信息中心,涉藏期刊庫,西藏研究)
【2】《昆蟲學綱要》(忻介六 劉鐘鈺 譯)高等教育出版社
【3】《昆蟲知識》(王林瑤 張廣學 劉友樵)科學出版社
【4】《尕海-則岔自然保護區》(劉廼發 馬崇玉)中國林業出版社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