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碌曲縣忠曲金礦,依然我行我素,頂風排污,破壞生態環境有禁不止。其礦區內,廢渣隨處堆集,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對水土、大氣造成直接污染;大量污黑廢水沖積草原,經河道注入尕海湖,致濕地保護區長期遭污染蹂躪。
違規采選 廢渣無防護直污草原
2000年,碌曲縣忠曲金礦是原甘肅省地勘局第三地質隊和甘肅省碌曲縣政府合資公司,進行小型開采,時至 2003年初,由于種種原因而停產。 2003年8月,碌曲縣與河南省靈寶市軒瑞礦產資源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深部探礦合同。接著雙方又簽訂了忠曲金礦選礦廠建設合同,成為碌曲招商引資開發礦產資源最大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
大片草原被礦渣覆蓋、碾壓、挖掘毀損,無任何防護措施。
2005 年3月,由甘肅省地礦局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將甘肅省碌曲縣忠曲、辛曲金礦探礦權依法轉讓給了河南省靈寶市軒瑞礦產資源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自 2005年3月和2006年3月相繼申請才取得探礦權及采礦權。
靈寶軒瑞礦產資源有限責任公司在沒有取得采礦證、探礦證即已開始采選生產了。顯然屬于違規開采,但在“重點招商企業”的“金字招牌”庇護下,“環境保護”早已被拋到九霄云外了。
據悉,2006年,由靈寶市軒瑞礦產資源有限責任公司申請辦理了采礦許可證,C6200002011034110116298 ;采礦許可證有效期限2007 年1月8日至2013年1月8日;年采選礦石規模為6萬噸。但實際年可處理礦石12.5萬噸,竟然超過審批2倍多產量,況且,目前企業采礦許可證雖早已經過期,采選生產也從未停止過。
礦區內,到處可見廢渣堆積覆蓋草原
忠曲金礦位于碌曲尕海鄉,S204省道(尕(海)—瑪(曲)公路)段內,礦區至碌曲縣城約80公里,至瑪曲縣城約22公里。礦區為天然草原,人煙稀少,無固定居民,為游牧的藏族,除了金礦開采外,無任何工業生產設施。
礦區內外,硐口周邊、山坡凹地、溝谷等,多處堆積上萬噸廢渣,沒有任何遮擋防護,“點綴”在草原上,極其不協調,對礦區周邊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對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發生也存重大安全隱患。
污黑廢水直排 尕海湖濕地恢復治理難
忠曲金礦礦區除廢渣大量堆積污染環境外,大量的井涌廢水水也同樣污染環境。從礦區內排放污黑廢水,穿過公路下涵洞,徑排公路東側的忠曲溪溝內,自南向北流約14公里后,注入尕海湖。
S204省道一側,一條污水河溝沖積著草原,沿途致大面積草原毀損,水土流失嚴重,足以影響牧區內人、畜飲水安全。
追溯之80年代后期,由于過度放牧和人為的破壞活動,造成尕海濕地出現退化的現象,90 年代尤其嚴重,曾致連續3次干涸,濕地面積急劇萎縮,鳥類數量大幅減少,引起地方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
無論是對砂金礦或巖金礦的開采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和污染。大規模的淘金活動和重型設備會嚴重毀壞當地植被,破壞河床結構和高位階地的穩定性,誘發水土流失、山崩和泥石流等環境問題。
因此,巖金的大規模開采過程中除了毀壞植被、破壞景觀、誘發水土流失、山崩、地滑、泥石流等環境地質災害外,還存在化學污染物的環境污染問題。
尕海則岔自然保護區是1998 年國務院批準建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于2011年9月,尕海濕地成功申報為國際重要濕地。2002年,投入資金在尕海湖西北側出口修筑了一條長174米的梯形攔水壩,以抬高水位,擴大湖水面積。同時,修建了一條長4.7公里的生態補水渠,將忠曲河水引入尕海湖。
環境一旦被破壞后很難恢復,盡管尕海保護區經過多年的努力,投入大量資金,實施環境恢復治理工程,但效果并不理想,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碌曲縣自90年代通過招商引資開采忠曲金礦,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毀滅性破壞。況且,地方政府又把礦山企業列為政府重點保護企業,致使保護區管理局監管幾近失效,多次要求忠曲金礦停產整頓,確保保護濕地恢復等措施,并無實效進展。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