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向海,原名叫香海。始建于宋末元初年間,坐落于科爾沁大草原的東垂,是科右八王一吐里吐里的屬地。現通榆縣境內最西北部,國際重要濕地、國家AAAA級旅游風景區、“吉林八景的前三甲”就是這個地方。向海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素有“鶴鄉”“魚米之鄉”“旅游勝地”之美譽。
說向海美麗,就是因為它一直保持著原始而自然的原古風貌:自然保護區105467公頃的總幅員內,河流、沼澤、沙丘、蒲草、葦蕩、羊草草原、各種天然樹木(僅蒙古黃榆就有1。9萬公頃,全球罕見)縱橫交錯,相間分布,坐落有序。說它神奇,就是因為這里的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麻黃、杏仁、甘草、防風、黃芩等藥用植物200余種,其中向海的甘草享譽國內外;脊椎動物300余種,其中丹頂鶴、大鴇、東方白鸛、金雕等國家一類保護鳥類就有10種,二類保護的有42種。獸類37種,魚類29 種。在一類保護的珍禽中,作為吉林省省鳥的丹頂鶴,以其婀娜的身姿、高雅的氣質、美麗的傳說揚名世界,人們稱它為“仙鳥、神鳥、吉祥鳥”。
前些年的向海,春天是最美麗的時節,每到那時,無計其數的候鳥一股腦的涌向這里,在沒有完全融化的殘冰上,不停的走動、不停的起降、不停的打斗、不停的鳴叫,場面蔚為壯觀,好似一幅幅美麗壯觀的動態水墨畫,絕對吸引人的目光。
向海,是個真正意義上的植物的王國、鳥類的天堂、獸類的樂園、旅游觀光者的樂土、最佳人居地。
向海完好的自然景觀、原始的生態環境、多樣的濕地生物物種實為全球罕見。國際鶴類基金會主席喬治·阿基博到向海考察后說:“我到過世界上50多個國家的自然保護區,像向海這樣完好的自然景觀、原始的生態環境、多樣的濕地生物,全球已不多見了,向海是中國的一塊寶地,更是世界的一塊寶地。”荷蘭親王貝恩哈德到向海觀光稱向海為“人間仙境。”
經過30多年的發展建設,向海濕地、旅游風景區發生了巨變:自然博物館、百鳥樂園(3。8公頃亞洲最大)、仙鶴島、野外觀鳥、觀賞黃榆、暢游向海湖、吃全羊、全魚宴、篝火晚會等20多個景點(項目),和特色飲食日益火爆。每年的5-----10月份,來自國內外數以萬計的游客和科學考察者,不約而同的或組團或居家或只身,源源不斷的涌到向海,一睹向海奇美而獨特的風采。
一提起向海魚,真可謂是上起“白發蒼蒼”下至“活褲襠”,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向海魚之所以名聲顯赫,那就是因為它生長在無任何污染的環境里;水庫泡沼底部無淤泥;光照時間長;水草豐茂浮游生物多,品種多樣;水的酸堿度適中;完全在自然條件下生長等多種優勢條件所促成的必然結果。產魚最多的向海水庫,可養殖面積為10.5萬畝,養有青、草、鰱、鳙、鯉、鯰、武昌、鯽.等20多個品種,向海魚最大的有40多公斤之重。向海魚1990年在中國長春國際農副產品貿易·博覽會上獲得金獎,注冊商標為“向海鮮魚”,被公認為吉林省名牌產品。凡食用過“向海鮮魚”的美食家,無一例外的為該魚的肉質鮮美、口感絕佳而折服。凡到向海旅游觀光、走親訪友的人們,都視向海魚為最理想的佳肴,每到必嘗,誰都不會錯過。眾言:“來到向海不吃魚,逛斷雙腿也扯皮”。
向海的冬捕早已成了向海旅游風景區的一大景觀,每到元旦前后,向海冬捕的大幕即將拉開,場面蔚為壯觀:幾百人幾十輛車幾千丈網同時上冰,各種作業聲號子聲連成一片,場面熱烈恢宏。最熱鬧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當屬大網合攏出魚之時,這時將有十幾個至幾十個圍站在冰眼(出魚口)兩側,甩掉大衣和帽子,不停歇的用絡子叉子等工具,奮力將魚甩向冰面。見到歡蹦亂跳又肥又美的鮮魚滿溢出魚口時,工人們就會將所有的疲勞拋到九霄云外,甩開力拔山兮的臂膀,像一部部開足馬力的機器,不知疲倦的干下去------向海水庫1984年曾創造過單網捕淡水魚26萬公斤的輝煌歷史,至今尚無人改寫。
1960--------1962年,向海和很多地方一樣,鬧起了糧荒。在那極其困難的時刻,是向海魚用自己的生命和肉體挽救了當地人,這是一段不容忘卻的歷史。每當想到這些,親身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都會感到家鄉的美麗、富饒、博大。
自2006年開始,向海鬧起了空前的水荒,致使水庫無法進行冬捕作業。2007、2008年,向海水庫兩次進水,雖然水量不大,但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水位的提高,連續6年無法冬捕的水庫,終于獲得了久違的下網良機。2008年12月份,僅用了8天時間,就捕獲各種鮮魚20多萬公斤,2009年用了4天工夫就捕魚8萬公斤,提前扣網,魚頭之大魚質之好,出乎人們的預料。
向海每年的冬捕總能吸引不少遠近的觀光者,不久,向海的捕魚將成為一個文化品牌,充填向海濕地文化游的一個空白,同時也給旅游者提供一個,嶄新而富有刺激性的好景點。
向海是大自然的珍品,鳥類的天堂,旅游者的勝地。向海有一種神奇的美、內在的美、純樸的美、自然的美、和諧的美,真可謂“人間仙境”。向海-------- 鑲嵌在科爾沁草原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這顆明珠正以其絢爛奪目的七彩光芒,吸引著世人的目光,撥動著世人的心扉,撼動著他(她)們的身軀。
我在向海居住了57個年頭了,親身感受到了半個多世紀以來,向海的發展與變化,興衰與榮辱。我的家鄉------- 向海,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風光秀美、社會和諧,做為一個“老向海”,我衷心希望她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惹人陶醉,期待我家鄉的明天更加絢麗更加輝煌!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