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漢江國家濕地公園“愛鳥周”系列科普——“百舌鳥”--烏鶇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鳥綱 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鶇科 Turdidae
屬:鶇屬 Turdus
種:烏鶇 Turdus merula
烏鶇常出沒于闊葉林,林下和草坪地面,也是小區和城市公園的常客。很多不了解鳥類的人們,常認為它們是“烏鴉”。其實相對于烏鴉50cm左右的體型,烏鶇則小得多,僅有30cm。
烏鶇有時候看上去神經兮兮,常會在地面做短距離的疾跑,跑動時腦袋伸向前方,活脫脫像一個穿街走巷的“小偷”。雨后的草坪是烏鶇理想的覓食地點,被雨水趕上地面的蚯蚓,成了它們大快朵頤的目標,美味的蚯蚓不僅是成鳥理想的午餐,也是幼鳥鐘愛的食物,豐富的蛋白質對鳥寶寶健康成長至關重要。除了蚯蚓之外,烏鶇的菜譜上還有眾多美味的果實,每到收獲的季節,烏鶇便狼吞虎咽的享受著季節變幻帶給自己的美好時光。
膽小的烏鶇,常會在受到驚嚇時突然起飛逃跑,經常伴隨著急促響亮的“jiu~jiu~jiu~”聲,而這種聲音也是辨識烏鶇的典型鳴聲。
或許這種叫聲并不算特別優美,但其貌不揚的烏鶇卻能模仿各種其他鳥兒的鳴叫,這也讓它們享有“百舌鳥”的美譽。自古便有詩句記載:
《百舌吟》
唐·劉禹錫
望簧百瞬音韻多,舌端萬變乘春輝,
黃鵬吞聲燕無語,索莫無言高下飛。”
或畫眉,或杜鵑,烏鶇模仿其他鳥兒的“第二語言”,讓它們對雌性的吸引力大大增強。試想,精通多國語言和地區方言的鳥,是不是更有魅力呢?
每年春季,烏鶇進入繁殖期。成年雄性用自己多變的歌聲贏得雌鳥歡心。它們的巢穴通常出現在喬木枝梢或樹木主干分支處。當然,城市生活的鳥兒,也經常會利用人們廢棄的花盆和人工建筑角落筑巢。
綠油油的蛋殼上鑲嵌著黃褐色的斑點,卵殼之下,則孕育著即將降世的新生命。經過雌鳥15天左右的孵卵,小烏鶇終于破殼而出了。和大多數雀形目鳥類一樣,烏鶇屬于晚成鳥,剛出生的小家伙,完全依賴雙親的照顧而烏鶇父母則進入一年以來最為忙碌的時刻,嗷嗷待哺的小家伙食量一天天增長,鳥爸鳥媽忙碌且快樂的看著子女茁壯成長。
直到有一天,鳥兒跟隨父母飛出了巢穴。它們還依賴父母的喂養,但不久后,便要開始獨自面對這個多姿又殘酷的自然界了。(文/圖來源:博得自然)
我也說兩句 |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