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熱愛濕地,不僅僅是因為她是我走向社會的第一份差事,是社會對我的辛勤和智慧的認可,是我人生理想的起點。更重要的是,她是我們這個家庭的衣食父母,往大里說也是很多物種的生存之地。住在大城市里的做學問的人和決定這個社會前途的人都說濕地對人類生存很重要,說濕地在地球上的作用就象腎在人身上的作用,人要是得了尿毒癥(也就是腎不能發揮正常作用了),如果沒有社會及其它方面的支援,就是傾其一生全家的資產也是很難治好的。想想要是地球上的濕地出現了問題,要其它星球來支援那是可能的嗎,地球滅亡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人和其它能動的和不能動的有生命的東西不就全烏乎哀哉了嗎。這不是歷害加怕怕嗎,是得趕緊抓緊宣傳,讓人們都意識到保護濕地的重要性,這于公于私都有有利啊。
趙偉依舊是這樣想,不管它狂人不狂人的,政府拿出不很寬余的財政資金,成立這樣的機構,讓我們來管理濕地,不往這方面想,不去做這方面的事,不是失職嗎,如果沒有主心骨,人云亦云,也就是不作為啊。
趙偉在向田老四及村里的群眾講植物學知識的時候,就心血來潮突發奇想,不是有資料上這么說,經測定,濕地內的植物和周邊植物內含成份相比,重金屬含量有十萬倍的差距嗎,也就是說濕地內的植物可以把空中、水中、土壤中的重金屬,改變其化學性質和物理形態,變有毒為無毒為自己生長所用?,F在人們不是為了掙錢,把很多含有重金屬的有毒物排放到空中、水中、土壤中嗎,我們沒有辦法阻止人們掙錢,但我們可以為那些能轉化吸收重金屬有毒物質的植物建造生存環境,讓這些植物為我們凈化水、空氣、土壤,來支撐經濟發展不是很好嗎。只要我們把這些植物分好類,把排放的污染物也分好類,那里有什么污染物排放,我們就在那里建適合吸收那種污染物的植物的生存環境,或利用自然濕地引種那種植物,不就會給當地經濟發展注入火力,不就能可持續發展了嗎。
這種想法是不是異想天開,切不切合實際,目前的濕地植物研究達沒達到這種水平,自己還真的不知道,他想,這事要抓緊時間和管理局的馮干事溝通一下,人家對濕地前緣科學還是了解的比較多的。如果這事可以做為意向討論的話,不是保護與發展的一個切入點嗎,不是濕地發展的一條好路嗎。
這也許就是工作有前瞻性,或者說叫有開拓精神。解放思想科學發展,就不能踩著前人的腳窩走。再說了,咱這前頭也沒前人的腳窩呀。
趙偉這樣想著,情不自禁的笑出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