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鳥類很少能像接近佛羅里達州南部的這只沙丘鶴和它的雛鳥那樣容易
400mm,f/5.6, 1/600s,ISO500
攝影:Gerrit Vyn
近距離拍攝鳥類的自然行為,而不干擾它們或導致它們逃走,可能是鳥類攝影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在本文中我會介紹一些我在野外進行鳥類拍攝的技巧和經驗,包括對那些剛剛開始鳥類攝影的人的一些建議。請記住,對于許多物種、個體和地點來說,接近到足夠近的距離拍攝好照片是不可能的;有時你需要尋找其他機會。
足夠耐心
當我們有足夠的耐心時,鳥兒的反應最好。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接近鳥類,讓它們習慣于我們的存在和動作,這也許是在它們繼續自然行為的同時接近它們最重要的技巧。當我們給鳥兒時間去適應我們時,它們就會明顯表現出自信。我曾經有一次在阿拉斯加拍攝時,一只稀樹草鹀飛起來,落在我的帽檐上,在離開之前唱了好一會兒!當一只鳥似乎很容易容忍你的接近時,當心不要匆忙行事。通常情況下,只要一個錯誤的舉動,鳥兒就會消失,耐心點。
緩慢、耐心、無威脅的逐漸靠近是讓鳥類適應你存在的關鍵。拍攝這幅照片時,我把自己放在正確的位置,等待美洲鶴向我靠近
600mm, 1.4x增距, f/5.6, 1/3200s, ISO 400
攝影: Gerrit Vyn
減少不可控因素
當涉及到限制不可控因素時,我會變得十分苛刻。我的意思是說,我希望鳥能夠盡可能少的受到刺激,以引起它們的注意或產生潛在的警覺。最典型的不可控因素是另一個人。如果我和其他人在一起,我不希望他們做任何鳥會注意到的事情,包括從遠處盯著它看。我還會讓那個人站在我靠近鳥的同一條線上,也就在我的正后方,這樣鳥兒就不會感覺到來自多個方向的壓力。
其他一些限制不可控因素的方法包括扎緊任何可能隨風飄動的衣服或帶子,不穿任何鮮艷顏色或白色的衣服。我想成為這只鳥唯一需要習慣的東西。風是一個你無法控制的因素,鳥類在有風的條件下通常更難接近。當一只鳥的感官受到高度刺激時,它往往會感到不舒服,而且很可能在很遠的地方就會飛走。
避免看起來像捕食者
無論是步行還是爬行靠近一只鳥,我經常會做兩件事來避免看起來像一個捕食者。首先,我盡量不直視這只鳥,更不會盯著它看,除非我知道它很放松。我會時不時地瞥一眼它,或者用我眼睛的余光來確定位置。我經常把頭放在相機和三腳架后面,這樣我會顯得比較小,并盡量遮住臉。
第二,我通常以一定角度接近鳥類,而不是直接向它們移動。如果許多鳥感覺到你從它們身邊經過而不是直接朝它們走去,它們就往往更容易接近。你可以以之字形路線接近,也可以以某個角度逐漸拉近距離,但卻給鳥一種你正在并行移動的印象。
盡量減少移動和聲音
鳥不喜歡快速或突然移動的東西。你所有的動作都應該緩慢、溫和、克制。不要揮舞手臂,不要讓相機在肩帶上擺動,也不要快速站立或蹲下。一般來說,你和一只鳥相處的時間越長,它就變得越舒適,你的動作就越放松,只要它們保持緩慢和平靜。再說一次,只需一個錯誤的舉動,它們就會飛走。
攝影師從溝底向上蹲行, 逐漸靠近這只正在享用大餐心無旁騖的黃喉鹀, 約4-5米
600mm, f/6.3, 1/1250s, ISO 1000
攝影: 劉建國
一般來說,盡量保持安靜。包括不大聲說話,我經常會在野外看到有人高聲講話,真是搞不懂。鳥兒很容易被樹枝折斷等突然或不熟悉的聲音嚇到。不過有一種聲音是你無法避免的,那就是相機快門的咔嗒聲。
許多鳥類無法忍受近距離相機的快門噪音,特別是當它突然出現時。根據我使用的相機以及它的聲音狀況(有些相機,比如每秒拍攝14幀的佳能EOS-1D X Mark II,聲音非常大!),我會在到達拍攝位置之前就開始引入快門聲音。我會先拍一張照片,然后在鳥習慣了之后,可能會再拍一些連拍。大多數鳥類很快就會習慣響亮的快門聲和閃光燈,只要你能輕輕地從遠處逐漸靠近。不要低估你的快門嚇跑鳥類的能力,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才能連拍。對于某些鳥類,你需要使用靜音快門功能。
識別并對行為作出反應
鳥類經常給我們行為上的線索,告訴我們它們是否對我們的存在感到自在,它們離開的可能性有多大。通過注意這些提示,你可以有效管理你的行為,并知道何時需要靜止不動并等待,何時可以繼續工作。鳥感到危險或更加警覺的跡象包括站得更直、停止它們正在做的事情和發出報警鳴叫。有些鳥類,比如猛禽,在離開棲息的樹枝之前會向前傾斜并排出糞便。除了這些更明顯的信號外,還有一些不同物種提供的更微妙的線索,你只能通過經驗和觀察來學習。
注意附近其他物種的行為,它們可能會驚嚇或帶飛你感興趣的鳥。像黃足鷸、長腳鷸和一些雁鴨這樣的高敏感度鳥類會使你無法接近你想要拍攝的鳥。一般來說,目標鳥周圍的鳥越多,一個物種或個體讓整個群體飛行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可以盡可能接近單獨行動的鳥類。
保持低姿態
如果你保持低姿態,趴在地上匍匐前進,你可以與許多鳥類特別是濱鳥驚人地接近。我曾經有過多次這樣的經歷,成群結隊的濱鳥就在我伸手就能夠著的距離外圍著我,好像只要我躺在那里靜止不動,我就不存在了一樣。同樣,如果你在不平坦的地形上、比如山坡上甚至溝渠里拍攝,通常最好從下面接近你的拍攝對象,而不是出現在它們的上方。
有時一幅精彩照片需要付出難以置信的艱辛. 這位年輕攝影師在泥灘上匍匐前進, 最終達到了這只金斑鸻伸手可及的位置
攝影: YICHUAN
利用馴化或圈養鳥類練習拍攝
對于那些開始學習鳥類攝影或練習新技術的人來說,馴化的鳥類是很好的主題。通常你不必離家太遠。
許多鳥類的個體如果每天都遇到人而不被騷擾,就會習慣人的存在。這在城市和郊區以及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保護區最為常見,因為那里的野生動物受到保護,人類的訪問量也很高。城市公園里的鴨子和涉水鳥以及公共海灘上的海鷗、燕鷗、鵜鶘和濱鳥也是不錯的選擇。
在觀察鳥類一段時間后你會注意到,某些物種很難習慣于人類的存在,無論它們與人類相遇的頻率有多高。例如,白腹魚狗(Ceryle alcyon)是出了名的難以接近的,盡管它們在公園、海濱和碼頭等地很常見。
白腹魚狗(Ceryle alcyon)
繪畫: 劉建國
有些鳥類卻非常平和溫順,無論它們是否在生活中遇到過人類,它們都不害怕人類。北方森林中的鳥類,如烏林鸮、猛鸮 、鬼鸮和樅樹雞,通常非常溫順。那些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海里度過的鳥類,比如鰹鳥、信天翁、海雀、海鸚、海鴉、瓣蹼鷸等通常也不太留意人類。對于某些物種來說,剛離巢的幼鳥與成鳥相比可能非常易于接近,包括幼年的雪鸮和許多濱鳥物種。也有時侯,你會遇到不知為何非常親民的鳥,那就純是運氣好啦!
一些貓頭鷹物種,比如挪威瓦蘭格的這只猛鸮 ,可以對人類表現出明顯的信任行為
500mm, 1.4x增距鏡,f/8, 1/500s, ISO 800
攝影: Gerrit Vyn
不要放棄
當我說不要放棄的時候,并不是說你應該繼續追逐一只明顯受到干擾的鳥,或者你應該反復去接近一只特定的鳥。我的意思是廣義上的不放棄。在幾次失敗的嘗試后,很容易感到氣餒,并得出結論,在特定位置拍攝特定物種是不可能的。我說不出有多少次我忍住了放棄的沖動,最后試了一次,結果在光線變好的時候創作出了完美的作品。盡管有這樣的經歷,我還是要不時提醒自己要堅持下去。
編譯自康奈爾大學鳥類實驗室網站
原文作者: Gerrit Vyn
題圖攝影: YICHUAN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