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清早,忠縣城區濱江路,成群結隊的紅嘴鷗、蒼鷺、白鷺等在長江邊覓食、起舞、嬉戲,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
“在江中筑巢,引群鳥‘回家’。”忠縣林業局負責人介紹,自去年10月在長江水域建起浮橋供鳥兒棲息、覓食以來,長江忠縣段聚集的鳥兒越來越多,“下一步,我們將利用豐富的鳥資源打造長江觀鳥基地。”
長江干流過境忠縣88公里,有大小溪流28條匯入長江。忠縣屬典型的丘陵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境內植被豐富,優越的自然條件、良好的生態環境,為鳥類提供了棲息、繁衍和覓食的便利條件。據統計,忠縣城區有鳥類125種,其中包括松雀鷹、紅隼、斑頭鵂鹠、鳶、雀鷹、普通鵟、紅腹錦雞等7種國家II級重點保護鳥類。
“最喜歡看群鳥紛飛的場景。”55歲的李少年在長江捕魚20余年,他說,鳥兒喜歡吃小魚,循著腥味而來。但它們怕生,只會遠遠停留在燈塔船上,等人少了才到漁船上覓食。每次捕魚,李少年與其他漁民都愛把打撈到的小魚扔給群鳥吃,現在江面的鳥群越來越多。
去年3月,忠縣深入開展“用腳步丈量大地、以實干推動發展”興調研轉作風促落實行動,縣委統戰部著手調研“忠縣城市鳥類多樣性保護利用”課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改善濕地鳥類取食、棲息條件,進一步修復鳥類生存環境。
為此,忠縣成立了專題調研組,邀請鳥類專家深入調研、反復研討,隨后科學制定了忠縣鳥類多樣性保護方案和重點保護區實施規劃,投入百余萬元建成了三個觀鳥區,并聘請了專職“鳥類保姆”。同年10月,忠縣林業局在縣城臨江路長江水域建起浮橋,供鳥兒棲息、覓食。
“我是一名經常到江邊飼喂鳥兒的志愿者。”忠縣縣城居民余洪蘭說。從去年10月開始,余洪蘭每天到農貿市場收集、購買小魚,去面包店買面包屑,投放給在浮橋上棲息的鳥兒吃,“臨江路水域的鳥兒最開始只有幾只,現在變成了一大群。”
目前,忠縣鳥類招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在長江三峽港灣東溪河一帶覓食、棲息的,就經常有約200只;在江心島嶼皇華島,鳥類已達到74種。
忠縣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忠縣將依托豐富的鳥類資源,打造長江觀鳥基地——除了在臨江路水域搭建鳥類投食平臺,還將在臨江路建立開放式觀鳥平臺,在三峽港灣建立封閉式鳥類觀賞景區,同時在在皇華島建立封閉式鳥島,為鳥類創造優越的棲息、覓食和繁殖環境。
“希望以此吸引更多數量和更多品種的鳥兒在忠縣停歇、棲息、繁殖,打造詩意山水·鳥類天堂。”該負責人說。
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彭瑜 通訊員 冉海軍)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