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林聊齋(七十八)
——必須面對
老生常談沒意思,可經常面對,又不能不面對,所以,一樣的話題,同樣可以有新的品味兒。
如夢似醒的早晨我被鬧鐘叫醒了,翻翻身,伸伸腿,癔癥了一會兒,和往常一樣強迫自己起床穿衣。不管中醫還是西醫都強調生命在于運動,我自己也有體會,運動中可以通經絡,排廢物,減少不經意間的痛苦。可能我離死還有一段距離吧,多次大言不殘的和人談起生死時,總說,我不怕死,是人,就總有一死,但是,我怕痛苦,臨終時最好別讓我痛苦。可是,想歸想,說歸說,沒有痛苦的死究竟有沒有,沒聽人談過這樣的經歷,所以我向往的一切也都只能是向往。
繼續起床后的第二個動作,拉開窗簾時,吃了一驚,鄰樓影像巨然非常模糊,這是非常少見的,第一個直覺是霧霾又來了,看樣子非同往常,戶外活動可能又要冒有損健康的危險了。在我的記憶中,這種天象很小時就見過,最嚴重時,衣服都會被霧濕,往往太陽一出來,這東西就會懾于太陽的威力而逍循,整個天下還會是“濤聲依舊”。自從我人到晚年以后,出現這種天氣時,人們在霧的后面加上了一個“霾”,僅僅多了一個字,性質就真的是天上地下了。小時,老人們的經驗是,露水大時不要外出放羊,羊吃了帶露水的草會爛嘴,現在聽專家說,必須減少戶外活動,因為霾中的飄浮物,會和人的體液混合生成一種有害物,侵害人體器官,破壞人的生理健康。具目前最權威最準確的解釋,這種現狀來源于科技含量較低,但經濟成規模發展的普遍現象。所以這種現象泛濫時,權威的做法是,限制排放,如車輛限行,工廠限產,工地停工,等這種現象緩解時,再解禁。實踐證明,冷空氣來時,霾很快就會退卻,天空就會明凈,空氣就會清新,藍天白云就會光臨人們的生活。舉一反三,也就是說,經濟今后的大發展,在現在的科技水平下,冷空氣應該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兒。說法不科學,讓你見笑了。
有人類活動以來,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都是靠生態循環來維持的,可以冷靜下來想一想,如果沒有生態循環,從我們呼吸器官和各種與外界交換的器官中排放出來的諸如二氧化碳那樣的廢物,會不會充滿地球的各個角落,讓生命沒有立足之地?這應該不用再去解釋。那么,這霧霾的形成,應該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生態循環與排放不匹配了,也就是說生態失去良性循環的基礎了。這個問題好象專家也意識到了,建議到國家管理部門,也確確實實在搞生態建設,那么,為什么環境還是難以遏制的持續惡化呢,就是錢,這是每一個社會單元都不能回避的現實,遇到和錢有沖突的事兒,當然都得為錢讓路,論到這兒,目前的社會現實就很好理解了,改變這種現實需要脫胎換骨,牽扯到國家實力,民族復興,世界形勢,真正做到“中庸”中的求索,確實很難。
想健康,唯一可以寄托的就是,增加綠色物質的光合質量,越多,生態循環就會趨向良性循環,環境好了,經濟規模發展就會少些后顧之憂,國家實力就會得到真正的提升,民族復興自然 是指日可待了。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