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或已開啟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時期。近日,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上的一項研究作出上述結論。
從上世紀90年代出現這一說法到現在,這個事關人類終極命運的問題一直是科學界頗具爭議的話題。因此,不難理解這項研究一經刊出便成了熱點,而且再次“勾”出了人們關于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的一串串疑團。
依舊是場爭論
在關于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的爭論中,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2003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獲得者陳均遠站在正方的陣營里。
陳均遠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現在的確處在一個新的大滅絕事件之中。這次滅絕事件誘發的原因不同于其他滅絕事件,它與人類的崛起和人類對大自然粗暴的干預相關。”
他認為,人類對大自然的干預并非開始于現在,而是在幾萬年前就有,如猛犸象的滅絕就與早期人類過度捕殺有關。“我認為人類處在新的大滅絕的進程之中這一提法是可信的。至于滅絕的速度,由于自然狀態下的滅絕速度無法確定,學者之間對演化速率的估測出現重要分歧是可以理解的。”陳均遠說。
同為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的袁訓來則屬于反方,他認為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只是“夸大其詞”。“前五次大滅絕都是全球性的滅絕,也就是說無論是低等的還是高等的、無論是海生的還是陸生的物種都會發生滅絕。這一點對判斷是否是全球性大滅絕非常重要。”
袁訓來說,《科學進展》期刊上這項研究只涉及比較高等的脊椎動物和哺乳動物,但脊椎動物的數量遠遠小于無脊椎動物。“如果僅從脊椎動物角度來衡量,是不嚴謹的,也不能跟其他五次大滅絕相提并論。”
似乎有更多的科學家站在正方與反方之間,他們是謹慎派。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地球生物系教授童金南告訴記者,地質歷史上較大的滅絕事件有60多次,被稱為大滅絕的有5次。“我個人認為地球正在經歷一個新的滅絕時期,但是能不能達到大滅絕的水平,現在并不好說。”
爭議點還不少
已知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曾發生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出現以后造成了很多其他物種滅亡,問人類會不會造成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這道看似簡單的題目讓很多科學家頭疼。原因是,已知條件背后還有大量未知數。最簡單的未知數包括:地球上目前有多少物種?有多少物種已經滅絕?滅絕速度是多少?滅絕率達到多少算是大滅絕?都很難說清楚。
袁訓來告訴記者,對于物種滅絕速度的估測,首先是建立在對當前物種總數量比較清楚的基礎上的,而科學界對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物種并沒有確切的一致意見。總體來說,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從300萬種到1億種,差異十分巨大。
另外,由于統計的物種以及統計方法千差萬別,對于目前的物種滅絕速度,科學家也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去年年底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研究指出,目前物種滅絕速度比在自然情況下快1000倍,而最新統計結果是快114倍。“目前只能通過已知的東西來推測未知,但是用脊椎動物估算的滅絕速度,和用無脊椎動物估算的滅絕速度是不一樣的。”童金南說。
拋開這些不談,滅絕速度或滅絕率達到多少可以算作大滅絕?童金南認為,歷史上5次大滅絕的滅絕率都超過50%,滅絕率超過百分之四五十大概可以稱作大滅絕。陳均遠的答案是:“不同滅絕事件之間的特點各不相同,無法人為地給滅絕速度定一個固定門檻。”
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干擾項”是新物種的出現。“有些人會認為雖然物種在滅絕,但是生物界也在以相同的或者更快的速度新生,一正一負相互抵消了,地球的生物多樣性并沒有改變,或者說地球的物種數量總體還在增加。在這種情況下,不同學者對如何認識這個問題有不同看法。”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沈樹忠解釋道。
當然也有共識
爭議歸爭議,對于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在某些問題上科學家還是比較一致的。
比如說,大滅絕對地球而言是個好事。“滅絕是地球生命演進的一種方式和重要內容,可以說是常態。大滅絕為大輻射創造了機會,總體來說并不是壞事。”陳均遠說。他所說的大輻射是指新物種的快速生成。
“地質歷史中的每次大滅絕都給地球生物圈帶來了新的面貌。”袁訓來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距今2.5億年的二疊紀末物種大滅絕曾造成95%的海洋生物和75%的陸地生物物種滅絕,但之后陸地迎來了恐龍的世界,海洋生物也煥然一新;白堊紀末的恐龍大滅絕,從某種意義上為包括人類祖先在內的哺乳動物騰出了更多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從歷史來講是這樣的,這就像人一樣,在經歷挫折以后會出現更好的飛越。”童金南說,地球生命系統在經歷大滅絕之后,生物會進化得更快,從長期來看對地球生命系統進化有促進作用。
地球生命系統的“涅槃”,對人類而言卻是毀滅性災難。所以沒有人會否認相關研究及其所引發的爭論的價值,屬于反方陣營的袁訓來也不例外:“這些數據還是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的,它警示人們要關注地球家園,保護生物多樣性。”
“現在科學家積極地探討整個地球生態系統目前是否處于危機當中,我個人認為是非常有意義的。”沈樹忠說。在他看來,這樣的討論可以讓人們清醒地認識到,一旦地球的生態系統壞了,真的可以給人類帶來滅頂之災。“如果人類繼續破壞地球環境,一旦超越整個生態系統崩潰的臨界值,地球生態系統在相對比較短的時間內崩潰并造成大量物種滅絕并不是不可能。”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