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開心 | 日期:2009-03-21 星期六 | 天氣: | 地點:西溪濕地 |
生命中,總有一些不能承受之重,總會在不經意間遇見一些令人感動和感激的人和事。這不,2009年3月20日,我又收到了北京的傳真:通知西溪濕地派員參加國家林業局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組織的香港濕地保護管理培訓班。當我們領導了解了這個名額是定向給我的以后,就立刻批示表示了同意。省廳的俞肖劍同志還告訴我,浙江也就這一個名額,機會很難得,要好好把握。
從2008年2月15日正式成為濕地中國的一員,一年多來,出于對西溪、對濕地的熱愛,我在濕地中國上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轉載和信息報道工作。就是做了這些簡單的工作,竟然兩次被國家林業局選中,繼去年11月參加福建研討會后,又被邀請去香港參加濕地保護和管理培訓,對于一個基層濕地工作者來講,這種榮譽,一生中能有幾何?
從2003年走出教師隊伍到政府部門工作以來,我接觸濕地的時間,也僅僅始于2004年底。這期間,由于自己所屬崗位的特殊性,我經歷了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的征遷、建設、管理、研究的全過程,接觸了大量的專家學者、領導、群眾、媒體和業內人士。但在實際的工作中,常常感到作為一個半路出家的“門外漢”,關于濕地保護的理論和知識,還有很多東西要學。通過5年的努力,也終于對濕地有了粗淺的認識。濕地中國的出現,無疑為我從粗淺向精細化學習增加了一個助推器,一年多來,每天在濕地中國上瀏覽已經成為了我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每每在濕地中國上看到關于濕地保護和管理的知識,我都是如饑似渴的多閱讀幾遍,得到了不少的啟迪和智慧。
或許如一個書法愛好者一樣,基本功練到一定程度之后,最想得到的,就是一個系統、科學和高手的指點,這次香港之行,無疑將為我尋找這個“指點”提供了一次機會。在這里,也像“奧斯卡”大獎得主一樣,請允許我代表我個人對所有“TV”表示感謝吧:感謝國家局濕地辦的所有領導和同志們,感謝浙江省林業廳的領導以及資源保護處的領導和同志們;感謝馬廣仁主任、鄧侃處長、肖紅處長,感謝葉勝榮副廳長、盧苗海處長、趙岳平副處長、俞肖劍同志;感謝西溪濕地的所有領導和同志們。
在這里,也不得不提到國家林業局考慮問題的周到:為了能對我們進行針對性的輔導,除了要求填寫培訓學員基本情況外,還需填寫一份培訓需求問卷表,讓我們列出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限制因素,需要補充哪些知識和技能。我充分相信,這次香港之行,定會使自己的濕地保護和管理能力得到一次質的提升。
昨天晚上,在QQ群里,與鄧侃處長聊起了這次香港之行。按照鄧處長打算,計劃分批、多人次邀請濕地中國的志愿者參加國家林業局組織的各種研討活動,在以后的日子里,將會有更多的濕地中國志愿者能夠享受“濕地中國的福音”。
濕地中國的朋友們,努力吧,不管你是不是濕地系統的,不管你是不是政府部門的,只要你熱愛濕地,只要你是濕地中國的志愿者,只要你在濕地中國上夠努力,你都會有機會享受這個“福音”(鄱湖人家老大哥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會向你展示他的感受和體會的),同時也希望現有的志愿者們能發動和鼓勵更多的親朋好友以及身邊的同事到濕地中國來,為中國濕地和中國的生態保護事業做出我們這代人應有的貢獻,讓濕地成為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最好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