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是張掖市委、市政府近期提出的一項謀長遠利群眾的系統工程。各級黨政組織從城區到農村相繼開展了一場有史以來、聲勢浩大的環衛整治大會戰、媒體監督大會戰,使張掖多年來飽受詬病的臟亂差問題得以治理:陳年垃圾集中清理、馬路市場逐步規范、交通秩序明顯好轉……短短時間內,“金張掖”城市舊貌換新顏。
但在肯定成績、共享輝煌戰果的同時,一些隱藏的問題卻不得不讓我們深思:在這場轟轟烈烈的環境衛生綜合整治中,那些“陳年垃圾”究竟何去何從?當前,城市生活垃圾由各街道集中送往垃圾填埋場,但建筑垃圾沒有“出路”;鄉鎮集鎮、村莊垃圾普遍采取就地掩埋、焚燒和外運轉移3種方式處理。表面上看,這三種方式都“消滅”了垃圾,似乎也都達到了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的標準。但事實上,這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掩埋和焚燒垃圾,如果沒有采取科學規范的處理措施,會造成大氣污染和水循環圈的破壞;轉移不外乎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而當下農村首當其沖的則是將這些未經處理的垃圾直接轉移至較為隱蔽和偏僻的濕地、林地、灘涂地。因為在有些人看來,這些地方就是所謂的“荒地”!
然而,濕地不是荒地,更不是無用之地,而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為了鞏固環境衛生整治活動成果,各部門、各單位正采取設立崗哨、跟蹤堵截、日夜巡邏等方式各掃門前雪,但這種各守家門、各自為陣、以堵為主的運動式整治,很難實現管護和監管工作的全覆蓋。相反,受運送處理成本、認識偏差等因素影響,濕地便成為一些利益群體肆意傾倒垃圾的聚散地,成為城市建筑垃圾和農村各色垃圾的退水溝。
城市在潔凈,濕地在哭泣。是滯留于無序的你倒我清、我清你倒的惡性循環怪圈,還是根除“頑疾”下大力氣打好垃圾整治綜合“攻堅戰”“持久戰”?這不僅是時下百姓茶前飯后的熱議話題,更是決定張掖長治久安的重大問題。
筆者認為,環境衛生整治不僅要治標更要治本,不能以犧牲濕地生態環境來換取一時一地的整潔。要切實建立起務實管用的部門聯動機制,解決多頭管理或管理缺位、管理不到位而出現的監管“死角”“盲區”和“真空地帶”等問題。要在垃圾處理方式、方法上深入研究和科學謀劃,從源頭增加垃圾清運點、集中堆放點,進一步拓寬整治工作的覆蓋面,提高責任區域垃圾吞吐量、自我處理能力。要建立嚴格的日保潔、周清運、月評比的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制度和清運登記制度,從末端斬斷垃圾清運亂倒的現象。要保證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多措并舉,綜合整治,謹防濕地成為環境衛生整治垃圾吸納地和重災區!(李綱 甘州區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