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十六個世界濕地日,今年的主題是生態與旅游,1日,泗洪中學50名生物與環境興趣小組成員,走進洪澤湖濕地公園,親身體驗生態旅游,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走進洪澤湖濕地公園,生物與興趣小組的同學們被一望無際的濕地景色深深吸引,成群的野鴨,碧藍明凈的天空,置身萬頃茂密蘆葦蕩中,聞聽百鳥啁啾。觀鳥臺上放眼望去,盡情欣賞鷺舞燕翔,讓人恍如置身世外桃源。同學們忍不住悄悄舉起望遠鏡,大飽眼福;有的貪婪地按下快門,留下鳥兒的各種美麗身姿。
泗洪中學高二年級學生杜佳澤,“平時我們在學校,在喧囂的城市,都無法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色。”
泗洪中學高三年級學生 許紅艷,“在濕地我們看到了很多鳥類,尤其是在這么寒冷的冬天很多鳥類在天空翱翔,濕地賴以生存的環境,我們要保護濕地,愛護濕地,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
泗洪中學老師 黃元國,“對于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說,洪澤湖濕地是一個大課堂,也是帶領學生去感受大自然,親近自然,感受濕地的美,親近濕地的美。對學生干什么事情,他都要遵循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這種理念。我們學生也是經常到洪澤湖濕地里邊來搞一些宣傳。例如現在來洪澤湖濕地旅游的人多了,對一些自然環境的影響,也就可能比較大,你可以旅游,但是你還有義務要保護這兒的環境,今天也就是讓學生能夠感受到人與自然應該和諧共處。”
泗洪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5萬公頃,是整個洪澤湖地區中濕地生態系統保存最為完整的區域。由原楊毛嘴濕地為中心的天然濕地生態系統、湖濱珍禽鳥類保護區、生態森林公園(休閑度假區)、生物多樣化科普區、萬畝水產養殖生態示范區和萬畝無公害稻蟹立體養殖示范區六大功能區組合而成,核心區面積近15萬畝。保護區內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有浮游動物35科63屬91種。
近年來,泗洪縣不斷加強洪澤湖濕地的環境保護力度,建設了防火隔離帶和鳥類救護站,吸引了大量珍稀鳥類繁衍生息;通過實施退魚還湖、退養還濕生態工程,野生荷花、蘆葦等植被得到有效恢復。
泗洪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馬向東:我們這一片原來都是圍網養殖區,近年來我們通過妥善安置漁民的生產生活,拆除圍網恢復生態,已經變成了美麗的濕地。幾年來我們的濕地面積增加了五萬多畝。
今年54歲的段廣軍,原是一名漁民,一直靠捕魚和養殖為生,為了響應政府號召,拆除了100多畝的養殖圍網,被政府安置到濕地公園從事旅游服務工作。
“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生活也得到了保障了,這樣也很好。”
洪澤湖濕地保護區像段廣軍這樣的漁民共有500多名,他們都由過去靠天吃飯的漁民,變成了旅游服務從業人員。保護區內建設了濕地博物館、水族館、千荷園等一批生態景點景區。濕地自然保護區內水域、灘涂廣闊,濕地生態系統保存完好,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淡水濕地自然保護區。隨著濕地物種的增多、生態功能的恢復,濕地的景觀欣賞功能正被逐步挖掘,成為拉動全縣旅游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載體。2011年,在生態旅游的帶動下,泗洪縣旅游人數首次突破百萬人次,實現經濟效益4.9億元。
泗洪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馬向東:在保護的前提下,開展適度的旅游。通過濕地旅游開展環境教育,進而提升人們對濕地的認識,增加保護濕地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