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福州閩江入海口的閩江河口濕地自然保護區,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這里江海交匯,氣候溫和濕潤,造就了豐富的食物,吸引來眾多水鳥,是我國水鳥密度最大的濕地鳥類群落,已經記錄到鳥類多達266種,這么多種的鳥類聚集在面積相對小的區域內,競爭卻不像很劇烈。那么,這是怎么做到的?
攝影/鄭航
經過我20多年來,對閩江口濕地不同鳥類的食性、留居時間、生活環境等進行長時間大量的觀察與思考,探索如下:
1
分食不同食物,避免食物競爭
三趾濱鷸、紅頸濱鷸、環頸鸻、金眶鸻等小型涉禽,撿食沙灘上的小蟲、幼蟹;大一些的鷸和鷺吃一些大點螃蟹和淺水中的小魚小蝦;鸕鶿、潛鴨等潛入水中,吃深水中較大的魚;綠頭鴨、斑嘴鴨、天鵝、大雁既吃水草,也吃小魚,據當地農民反映野鵝(大雁、天鵝)會在夜里上岸吃草。由于它們的食物不同,就避免了食物競爭。
三趾濱鷸
針尾鴨
2
分處不同環境,避免地盤競爭
環頸鸻、金眶鸻只在岸邊覓食,不下水;野鴨基本在水中覓食。它們覓食環境不同。又比如,同樣是食魚鳥,鷺類總在灘涂或淺水覓食;鸕鶿和潛鴨潛入深水捕魚;鶚和鷗及斑魚狗在天空尋找魚群;琵鷺又是在稍深的水里掃食;綠頭鴨和反嘴鷸會在水中,將頭插到水底,屁股朝天的覓食:摸蝦捕魚吃水草。它們覓食和生活的環境不同,就避免了地盤競爭。
金眶鸻
澤鷸、青腳鷸
3
不同時段覓食,避免時間競爭
這里,春、夏、秋、冬四季各有不同的候鳥及留鳥。它們在濕地的時間常是錯開的。比如多種鳽、幾種燕鷗、水雉、灰背椋鳥是濕地的夏候鳥;大雁、天鵝、多數野鴨是冬候鳥;還有一些是過境旅鳥如:林鷸、翻石鷸、翹嘴鷸、大濱鷸、蒙古沙鸻、鐵嘴沙鸻;它們在濕地的時間段不同也能避免競爭。
小天鵝、針尾鴨、斑嘴鴨
還有,雖然多數濕地鳥是白天覓食,但也有一部分主要是在夜間覓食。如夜鷺,它們與白天覓食的鳥類時間段不同,也就避免了競爭。
4
覓食工具、行為、方法不同
比如各種鷺鳥的尖長嘴適宜在淺水區啄食零散魚蝦;鵜鶘的大嘴適宜合圍捕撈成群的小魚;琵鷺的扁長嘴則能有效掃食較深處的魚蝦及水草。它們各自使用各自的獨特的喙,以不同的方法,吃不同品種的食物,都能有效避免競爭。
蠣鷸、黑臉琵鷺
現代生物學家多用生態位理論來研究動物的競爭關系。其實與我們的探索不謀而合。這個理論認為:每一種動物的生態位(又稱小生境)。是一個“多維球”,包括食物維、環境空間維、時間維、覓食方法維等。各個現存物種的小生境幾乎沒有交集,所以能避開惡性競爭。顯然,多維球的維數越多,且每一維的刻度越密(或者說環境、食性特化物種越多),生態位就越豐富。生態系統容納的物種也就越多。(假設每維刻度為5,那么二維空間小生境數量是5*5=25;三維空間則是5*5*5=125;四維時空是5*5*5*5=625;以此類推。)
反嘴鷸
在成熟的,水熱條件好,食物資源豐富的生態系統,如熱帶雨林生態系統、河口濕地生態系統,由于自然條件特別優越,又是經過了漫長的演替,各種積極因素都得到利用。食性特化、習性專化的生物特別多。生態位的維數就會比較多,維的刻度也會比較密。比如濕地食物維,據觀察某燕鷗只吃少數幾種魚,另一些水鳥又吃另一些魚;那么僅是魚類食物可能就占有幾個刻度。于是各物種的生態位趨窄,小生境球趨小趨多;使得系統內可容納更多的生物種,而且不會導致物種的競爭。
勺嘴鷸 攝影/鄭航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