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指常年積水和過濕的土地,位于陸生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它是生物多樣性搖籃,擁有強大的生態凈化作用,在生態平衡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被譽為“地球之腎”。海口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條件擁有豐富的濕地資源,它對于維護海口的生態安全和優良環境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今,海口的濕地現狀如何,怎樣保護它?連日來,記者前往海口各區調查濕地狀況,并采訪相關專家學者為海口之“腎”把脈。
海口濕地資源豐富
“這環境真好!”很多人第一次來海口都會發出這樣的贊嘆。
為什么環境好?海南大學環境與植物保護學院副院長、生態學博士王旭研究海口生態多年,他告訴記者:“濕地與森林、海洋并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具有不可替代的綜合功能。恰恰海口這三大生態系統都擁有,特別是濕地資源豐富。”
說起濕地,可能很多市民首先想到的是羊山濕地。其實濕地就在我們身邊,濕地還包括珊瑚礁、灘涂、湖泊、河流、水庫、池塘、水稻田等。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其表面常年或經常覆蓋著水或充滿了水,是介于陸地和水體之間的過渡帶。
“沒有濕地的城市就如一個人沒有腎,缺乏調節能力,整個城市也將缺少活力。”海口經濟學院旅游研究所所長劉荊洪深知濕地的作用,“濕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種獨特功能的生態系統,它既能美化環境,還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滯留沉積物、有毒物、營養物質;能以有機質的形式儲存碳元素,調節氣溫、減少溫室效應;能防洪抗旱,保護海岸不受風浪侵蝕……”
不僅如此,濕地還是眾多植物、動物特別是水禽生長的樂園,向人類提供食物(水產品、禽畜產品、谷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蘆葦、木材、藥用植物)和旅游場所,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而海口位于海南島最大的河流——南渡江入海口,地處熱帶北緣,屬于典型的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高溫多雨,常年無夏,年平均氣溫在23.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64mm。由于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因素,使得海口市雨水充足,熱量豐富,這讓海口形成多樣化的濕地景觀。
從市林業局資源管理和政策法規處了解到,目前海口濕地約26.25萬畝,其中河流57215.1畝,湖泊179.85畝、灘涂68883.15畝、坑塘90722.1畝、水庫45499.8畝。
“東部有東寨港紅樹林濕地,南部有白水塘為代表的羊山地區坑塘和稻田濕地,西部有南渡江入海口為典型的河口水域,北部有以假日海灘為代表的淺水海域,在城市建成區還有紅城湖、東湖等面積大小不等的永久性淡水湖。”說起海口的濕地資源,市林業局資源管理和政策法規處岑處長說:“我市濕地環境典型獨特,灘涂廣闊,生態系統復雜多樣,是眾多野生動植物的生長棲息之地,是鳥類的重要越冬、繁殖、遷徙和停留地。”
據市林業局調查,海口有濕地植物439種,濕地野生動物514種,其中鳥類達126種。每年到我市越冬鳥類數量超過數萬只,其中白鷺最高峰達2萬只。
民眾意識亟待提高
海口濕地資源豐富,如何保護顯得尤為重要。據王旭和他的研究團隊了解,海口如今的濕地面積,較上個世紀50年代減少了部分。王旭說:“濕地其實是網格化的,它存在每個市民的身邊。由于城市建設用地的擴張,連片濕地被占用和切割,一些濕地在減少。”
為什么濕地會減少?“關鍵是意識問題,包括政府部門和普通民眾的保護濕地意識。”王旭說。
“多年來,我市濕地資源的保護開發利用一直處于被動狀態,難得的資源在不經意間白白閑置、浪費。”岑處長介紹,濕地資源的保護、管理和開發涉及農業、林業、水利、國土、環保等多個部門,各職能部門往往從行業自身利益與地方經濟發展出發制定政策和開展工作,沒有更好地相互統籌協調。
民眾對濕地的保護意識也非常重要。“濱海大道邊很多濕地,相關政府部門有意識地去保護它,但是由于這些地都是村民小組的,村民將這些地租給一些企業做廠房等,政府部門也很難干涉。”王旭說,“在農村,不少濕地被當地村民改為魚塘、蝦塘,有些還將禽畜產生的糞便直接排入魚塘或者濕地中,導致濕地及周邊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其實,在每年的2月2日“世界濕地日”及“愛鳥周”期間,市林業局都會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紀念活動,大力宣傳保護濕地的意義。而且,我市啟動規劃建設五源河森林公園、永莊水庫森林公園、白水塘濕地森林公園、沙坡水庫森林公園。
“這四大森林公園和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連在一起,就在海口市郊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保護屏障,有效地保護了天然濕地和濕地動物。”岑處長說,2013年8月份以來,海口加大對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周邊環境的綜合整治力度,對演豐東河流域排放不達標的6家大型養豬場進行關閉,對3家進行異地技改;清理漁網圖標392個、各類漁網158張、籠箱132個、沒收捕鳥工具35套、繳獲獵槍15支;實施保護區范圍內2439.5畝養殖塘退塘還林工作等。
保護規劃刻不容緩
“最簡單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盡快做好濕地保護規劃。”岑處長說,當務之急是劃定濕地臨時控制紅線,對紅線范圍內濕地實施絕對保護。同時,可以借鑒杭州西溪濕地在規劃設計中的成功做法,挖掘文化遺存,彰顯海口濕地的獨特優勢和魅力。
就現有資源,加快重點濕地保護建設,對比較成熟的濕地也要預留保護開發,盡早形成海口水系公園。劉荊洪說:“如田心村鷺鳥濕地,建議在重點保護區設立臨時性的禁入區,保障生物的生息場所。”
不僅要保護,還要修復。王旭說:“要開展一批重點濕地的恢復治理工程,首先開展對現有濕地狀況的調查評測,掌握第一手實際情況,編制流域土地、水資源、野生動植物保護、利用和管理的綜合規劃,使河流流域管理與濕地保護協調一致;其次,要制定與濕地保護相聯系的水資源開發管理戰略,加強水資源開發對濕地生態環境及與之相關的生物多樣性影響監測;在退塘還林的同時,把人為造成的對濕地的影響降到最低,對于已受影響的天然濕地,要建立科學的補救措施。”
此外,還要整治污染源,對陸源污染實行總量控制。排放污水不達標不得排放入海,違規者按相關法律法規處以懲罰。
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專門的濕地保護法,現有為數不多的可以適用于規范濕地保護秩序的條款,如《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細則》、《東寨港保護條例》等法規和細則多分散于其他有關法律中。海口亦尚未出臺地方性法規,使濕地的保護管理、恢復改造、執法監督等缺乏法律保障。 岑處長認為,要盡快建立濕地保護的管理協調機制,建立和完善濕地保護政策、法制體系。濕地管理應當采取統一管理、分工協作的模式,并將濕地、水資源的綜合管理、環境規劃、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土利用規劃、國際公約等與濕地立法協調一致。在濕地開發利用的重大問題方面,通過部門間的聯合行動,采取協調一致的保護行動,嚴格依法論證、審批并監督實施。
保護好海口的濕地,需要的是政府部門和普通民眾的共力,因為濕地是整個海口的“腎”。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