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剛過,長春的一個同仁的妻子阿梅慕名來向海游玩拍秋景。作為陪同者之一,我也帶上了數碼相機,和她一起乘車前往向海。
走進向海這么多年來,我還是第一次在初秋的時候去看風景。由于阿梅只有一天的行程,除去在路上的幾個小時,僅剩下八月十六下午那點寶貴的時間。為了節約時間,我請阿梅和我一起在縣城城郊弟弟家的雞場用的午餐。餐后,就驅車直奔向海。
一路上阿梅對路邊的莊稼和斑駁的草原,還有散落的牛群、羊群感到新奇,不停地驚呼和贊嘆。我們早已司空見慣的對象,卻讓久居城市的人覺得那樣新鮮和美麗。路邊排列整齊的楊樹林,片片金黃的葵花,阿梅都想盡收鏡中。只是由于時間緊迫,況且此行的目的地是向海,所以所有的景致都是一散而過,未作片刻的停留。
本就坐不慣小轎車的我,加上一直胃腸有些不舒服,所以在車內閉目靜息,聽另一位陪同者與阿梅的談話。偶爾搭上幾句話,卻因為胃里翻江倒海般的攪動而不敢多言語。心里一直默念著:快些到吧,快些到吧!只有向海濕地清新的空氣和靜謐的景色才會讓我的精神為之亢奮。
車子在左旋右轉了無數次之后,終于進入了向海濕地。那塊醒目的大牌子,每一次見到都會讓我激動不已。仿佛看到這牌子,就看到了向海,就擁有了向海。雖然已進入初秋,但是路兩邊點點簇簇的蒙古黃榆,依舊那么充滿生機。轉過這道彎,走過那段橋,向海就赫然在眼前了。幾年來,向海旅游區的經濟建設有了很大發展,小城鎮建設更促進了向海前進的步伐。2009年向海旅游區進入吉林旅游景點前三甲,更是帶來了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游人。景區內的村民因旅游而發家致富,也因游人的到來,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可以說,是旅游帶來了向海的活力。可是,我也隱隱的有種擔憂,如果人們再像那些年只顧發展不顧生態環境的保護,向海濕地,會不會真的會消失呢?也許我的這種擔憂是多余的,但我更希望,向海的天空永遠是湛藍湛藍的。
向海之行的第一站,我們去了建在榆樹林內的新瞭望塔。我領著阿梅一邊登塔一邊介紹說:站在塔上,可以看見向海的全景。而且在登上每一層塔之后,駐足觀看,你會看到不同的景色。阿梅聽了感到很驚奇,拿著數碼相機在每一層都選擇不同的角度進行拍照。在拍照取景的同時,她不禁連連贊嘆:向海果然名不虛傳!其實,之所以在每一層塔上看向海的景色會有不同,是因為站的角度不同看的事物就有所不同。就像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對生活和生命的意義的領悟和感受就會不同。拍完每一層塔后,我們登上了塔頂。阿梅說在塔頂再為我拍一張照片吧!我接過她手中的相機,告訴她站在塔的東北角,在這個位置取景,后面有向海湖,還有灘涂黃榆點綴,拍出來的效果會很好。阿梅興致勃勃地站在我指定的位置,我選好角度,按下了快門,為她留下了永遠的紀念。
走下瞭望塔,我們坐上車,趕往下一個景點——鶴島。
車在黃榆林中的土路上緩慢行駛著。阿梅搖下車窗,拍千姿百態的黃榆。車輪卷起的沙土就隨著阿梅搖下的車窗鉆進了車內。司機師傅忙說關上車窗吧,不然車內空調一開會很嗆人的。阿梅這才收會視線,看相機里的靜止的景色。
到了鶴島,司機師傅下車去售票口簽票,我和阿梅卻迫不及待地走進了鶴島園內。看見我們進來,幾個驢車老板便迎上來,問需要做驢車看放鶴嗎?我掏出手機看了一下,還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步行去看放鶴足夠了。這樣還可以一邊走一邊盡情享受鶴島內旖旎的風光。蜿蜒的小路,我和阿梅一邊走一邊拍著照,每一株植物,每一朵花,都成為我們鏡頭中的主角。作為大城市里來的一個初學攝影的阿梅來說,如此近距離地投身在原生態的大自然里,一切都是那么可愛,那么的讓人陶醉。欣喜的目光里,透露著來自內心的她對向海這片神奇土地的愛。
就這樣,我們一邊走一邊拍,不知不覺就來到了放鶴的地方。一個小小的山包上,已經聚集了很多前來拍鶴飛的攝影愛好者和觀光者。攝影愛好者早早地支好照相設備,就像一個個即將點燃的大炮,看起來很有氣勢。再看看我們手中的數碼相機,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放鶴的時間還沒到,阿梅就走下小山包,到鶴舍去看鶴。阿梅挨個鶴舍拿著相機不停地拍著,我在山上拿著相機對著山下河里的大雁拍著。大雁在河水里悠然自得地游著,全然不理會岸邊那些游玩的人們。
放鶴了!放鶴了!人群隨著放鶴人手中舞動的鞭子騷動起來,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一個方向。大炮的主人們弓著身子趴在炮眼上,等待鶴飛起的那一瞬間。我也舉起了數碼相機,追隨著鶴飛的蹤跡。可能是天氣炎熱的原因,丹頂鶴群只在空中打了個旋就紛紛落下了,人群中唏噓遺憾之聲不禁而起。這是我第二次看到放鶴,第一次是在今年夏季的時候,那次丹頂鶴飛的很高,我抓拍到了幾張。其中一直鶴還落在了我的腳下。阿梅擠到我面前問我拍到位置好的鶴了嗎?我搖搖頭,她也搖搖頭,并告訴我相機即將沒有電了。看著她失落的樣子,我忙安慰她說沒關系,我這個電很足,足夠用的。相機你拿著,盡管拍,向海我已經多次來過,也拍過。阿梅點點頭,和我一起向蘆葦蕩中走去。
秋天的蘆葦蕩,金光燦燦,隨著秋風一起俯身而動。蘆葦蕩邊,那群可愛的大雁還在水里嬉戲,我趕緊對著雁群抓拍,一只仰頭吃蘆葦葉的大雁就這樣被我收進了相機里。阿梅在蘆葦蕩里忘情地拍著,遠景近景,還有那些大炮,一一盡收囊中。阿梅的情緒感染著我,每到一個我認為適合攝影留念的地方,我都會給阿梅拍上一張。為她講述了丹頂鶴那浪漫凄美的愛情故事。時間就在邊走邊拍邊說中過去了,司機師傅打來電話說抓緊時間要去下一個景點。
下一個景點是博物館。博物館內珍藏的那些制作的形態逼真的動物和飛禽的標本,更是讓阿梅感到驚奇。還有那些掛在樓梯墻上的照片,阿梅是羨慕不已。出了博物館,最后一站是百鳥樂園。百鳥樂園長長的甬路兩邊,一側是葦海,一側是荷花池。葦海翻騰,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人們都喜歡花開的美麗,而此時我卻覺得,花落后的荷花池別有一番韻味。那份蒼涼,是一種收獲的豐實和滿足。荷花池上,一座吊橋懸在水面上,吊橋的另一端,一個涼亭就宛如出水的芙蓉。阿梅走上吊橋,選擇不同的位置,我摁下了快門,留下了她開心的笑容。進了百鳥園,已是暮色時分。太陽的余暉將百鳥園映照的分外美麗,木橋和涼亭在金色的光照下,就愈發的顯得金光十色。園內各種鳥們在湖邊游玩嬉戲。白天鵝舒展著翅膀,興奮的鳴叫。黑天鵝夫妻纏纏綿綿在水中捕捉小魚,鴛鴦在假山上閉目休憩,丹頂鶴在最高的假山上踱著方步,賣弄著身姿,尾翎掉落的孔雀卻只有躲在一旁暗自神傷。......各種鳥兒在一個園內和諧相處,安然生活,讓我和阿梅都不忍心驚擾它們。拍了一些照片后,就匆匆的走出了樂園,踏上了歸程。
歸程中,阿梅的興奮勁還沒有褪盡。她說:早就知道有個地方叫向海,卻一直沒有時間和機會來這里看一看。這次,聽來過這里的愛人說向海是個很美很浪漫的地方,就趁著中秋節假期來看看。走進了向海,才知道什么是大自然,什么是原生態。向海“美在天然,貴在原始”的稱呼名符其實!而我要告訴更多熱愛生活的人們,閑暇時候,走進向海,走進丹頂鶴,走進夢開始的地方!
我也說兩句 |
![]() 向海,夢的天堂! ![]() 你的向海之情讓人感動!學習啦!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