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顧亞娟)9月24日下午,2023全球濱海論壇會議專題研討會“生物多樣性(鳥類)友好型城市發展”在鹽城舉行。來自國內公益保護機構、國際組織、科研院校和相關政府部門及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城市鳥類生物多樣性保護,推動實現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目標。
據了解,全球每年有數十億只鳥類在其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間往返遷徙,大多數候鳥在夜間遷徙,利用夜空或地球磁場來導航。然而,鳥類遷徙路線沿線大城市里璀璨的燈光會使鳥類迷失方向,甚至精疲力竭,被迫降落到城市中不適合它們棲息且充滿人造威脅的地方,有些個體還會因與玻璃建筑物碰撞而死亡。
鹽城是全球鳥類遷徙通道之一“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的重要補給站。此次研討會旨在討論城市內鳥撞情況的規模,交流國內外關于城市鳥撞調研現狀,為鹽城及更多沿海城市提供一系列解決方案,促進生物多樣性(鳥類)友好型城市建設。
保爾森基金會副主席溫迪·保爾森在視頻致辭中說:“當我們越充分了解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風險,就越能認識到保護和修復自然的重要性。比如,在鳥類遷徙高峰期,可以通過關閉夜間非必要照明、減少使用玻璃建筑物等,避免候鳥不必要的死亡,同時還能節約能源、減少碳排放,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萬科集團創始人、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王石在致辭中表示,“在了解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缺失的風險后,作為建筑業制造商,我們應該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為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作出積極貢獻,促進城市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的成立,提升了公民的鳥類保護意識,推動了一系列建筑改造,在推進鳥類保護和城市建設健康協調發展上起到了良好作用。”昆山杜克大學的李彬彬博士表示,期待與更多公益組織、志愿者和城市管理部門加強合作交流,探索最有效方案,加快鳥類友好型城市建設。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