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民間流行這樣一句俗語:“打得地上爬 只怕八棱麻”,“八棱麻”是洞庭湖區一種常見的濕地植物,據專家介紹,八棱麻能夠治療跌打損傷,所以又有人叫它“接骨草”,顧名思義,好像哪怕是不小心摔斷了腿,只要有了“接骨草”,都不會有什么大問題,在人們的心目中八棱麻簡直可以和云南白藥相媲美了。
以前,我并不認識八棱麻,還是2006年在世界自然基金會的資助下,西洞庭湖自然保護區與中南林業大學的愈勛林、曹鐵如教授合作,對整個洞庭湖濕地的植被進行調查時才認識的。
那次植被調查,我主要是跟教授們學習認識一些濕地植被,當看到湖區路旁、溪邊、洲灘上一種非常普遍的植物時,曹教授告訴我,這種植物叫八棱麻,可入藥,對治療跌打損傷有奇效,還給我講了一句民間流傳的俗語“打得地上爬 只怕八棱麻”,當時我不以為然,哪有那么神乎其神的事?可曹教授是退了休的老教授,他的話又不得不叫人相信。不過八棱麻的神奇藥效不久就得到了我的驗證。在調查期間,有一次上汽車不小心,我左手的中指被車門狠狠地夾了下,手指甲與指骨之間脫臼了,還有很多淤血,同事們都建議我去醫院做個小手術,我是最怕開刀做手術的,哪怕只是在小小的手指頭上割一刀,可畢竟十指連心呀,再說血只是在手指上淤積,還沒流出來,就更不想做這個小手術了。最后,還是曹教授建議我不妨用八棱麻的莖、葉搗爛敷敷試試,當我把搗爛后的八棱麻敷在手指受傷部位時,只覺涼嗖嗖的,特別舒服,我堅持一個星期后,手指上的淤血不見了,半月后,手指便能活動自如了,嘿,接骨草還真靈呢,看來“打得地上爬 只怕八棱麻”,此話還真不假。
后來,我決心上網查找有關八棱麻藥效的詳細資料,終于在中醫世家聶明鑒的博客上找到了。八棱麻為忍冬科接骨木屬植物,多年生灌木狀草本,高達3m。 其成分含綠原酸、α-香樹脂素棕櫚酸酯(α-amyrin palmitate)、熊果酸、β-谷甾醇、豆甾醇、油菜甾醇、硝酸鉀、黃酮、鞣質等。所含熊果酸具有明顯的抗肝損傷作用,對四氯化碳引起的急性肝損傷大鼠谷氨酸氨基轉移酶(SGPT)升高有明顯的降低作用,臨床用其治療病毒性肝炎療效明確;能治療鉤端體螺旋病;有止痛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療手術后疼痛。主治:活血散瘀,祛風活絡,發汗利尿,用于跌打損傷,風濕痹痛,脫臼,腎炎水腫,腳氣水腫,蕁麻疹。
由此看來,八棱麻的藥用價值還真不小呢,難怪我手指上的淤血一個星期就不見了。
通過那次濕地植被的調查,我們發現洞庭湖濕地根本就是一個藥用植物的王國,可以用來治病和保健的濕地植物還有魚腥草、夏枯草、車前草、半邊蓮、半枝蓮、青蒿等170多種,洞庭湖真是一個聚寶湖。
加強對洞庭湖濕地的保護,就是我們每個洞庭湖人的神圣使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