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成都自來水六廠的取水口邊,徐堰河水從上游滔滔而來,碧水微瀾,清澈見底。這些水將經此流入千家萬戶,成為成都市百姓的飲用水來源。成都市郫縣環境保護局局長李曉紅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六廠每日供水量達140萬噸,與日供水量50萬噸的自來水七廠一起承擔著成都市主城區90%的供水任務。因此,水源地的水質安全把控關系著幾百萬百姓”。
郫縣新民場鎮正是成都市飲用水源自來水六廠取水口所在地。面積只有17平方公里的新民場鎮,就有12平方公里在成都市自來水六廠的一級水源保護區內。正是因為徐堰河從整個新民場鎮橫貫而過,讓這個川西平原上的普通小鎮有了成都“供水總開關”的特殊屬性。
按照當地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的規定,取水口下游200米至上游5公里是一級保護區,保護區的寬度是河兩岸各1000米,徐堰河流過新民場鎮的區域幾乎全部處在一級保護區內——目前的8個村和社區中,只有一個不在一級保護區內。“按照保護條例,在這個保護區內禁止新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飲用水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不準進行有污染水源的旅游活動和其他活動。”李曉紅說。
為了守護一方“生命之水”,祖祖輩輩生于斯長于斯的百姓放棄了會對水源造成污染的養殖業、產品加工業等發展機會。
郫縣云橋村村民王道才的家就在飲用水源保護地,自從成都自來水廠在附近取水后,為保護水源,自家的地不能耕種了,田里的水越積越多,原來的農田地下水位升高,水草、蘆葦漸漸成了主要植被。
2011年,在世界自然基金會、郫縣林業局等相關機構的倡導下,郫縣云橋濕地重建項目正式啟動,設計了一系列生態修復工程,將原本正在萎縮的濕地進行了退耕重建。保護區內不再進行農作物耕種,區內植物自然生長,小動物棲息,逐漸形成了集水生、水陸生、陸生于一體的濕地生態系統。
當地村民有的出去打工,有的在別處耕種,但大家深知保護這片水源地的重要意義,他們種點小菜都不會用農藥,還把秸稈收集起來當燃料,有的還種了果樹,自覺維護生態環境。
隨著水流溯源而上,記者看到云橋生態濕地內葦草叢生、碧波環繞,除了保留原有的水源涵養林,還科學配植了香樟、櫻桃等易于野生動物棲息和覓食的樹種,李曉紅告訴記者,這里植被覆蓋率近90%,野生脊椎動物達112種。這片濕地就像天然的凈水器,濕地中有相當一部分的水生植物具有很強的清除有毒物質的能力,對水源地水質改善起著積極作用。
像云橋這樣的集截污、凈化水質、涵養水源功能為一體的濕地,在成都的飲用水源一、二級保護區已經建成327畝。成都目前已經在徐堰河、柏條河沿河100米范圍內利用現有溝渠、坑塘、低洼地規劃金柏、釣魚等生態濕地7個。為保證飲用水安全,成都市每年從市級財政中拿出6000萬元專項資金撥付給郫縣,用于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成都正在努力構建一個完整的截留農灌區、凈化水質的濕地保護和生態凈化系統。(經濟日報記者 杜 芳)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