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張華等在南京公布其團隊十多年來最新研究成果:地球最大生物滅絕事件中,海陸生物消亡時間一致,環境快速惡化為引發生物“灰飛煙滅”的真兇。
“由海陸生物消亡時間點的統一,我們推導出,在地球最嚴重的生物大滅絕事件中,全球生態系統遭摧毀是全局性、同步的,而非局部的、有先后。”張華說。
已確知的是,地球歷史上遭受過5次生物大滅絕。其中,距今2.52億年前、二疊紀末期發生的第三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是地質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大約95%的海洋生物、75%的陸地生物在數萬年內突然消失,大量生物“蒸發”殆盡,整個地球生態系統崩潰。
對第三次生物大滅絕海陸生命殞滅的時間表,中國乃至世界學術界仍存巨大分歧和爭議。有不少觀點認為,海陸生態系統在遭受重創時并非同步、有所先后。
十余年間,張華和團隊在中國的云南、貴州、四川南部取樣數百份巖石樣本進行分析,所得結論與上述觀點恰好相反。
他們發現,碳同位素異常同時出現在海陸地區,海陸氣溫猛增,陸上快速旱化,野火頻發,植被、土壤系統突發崩潰,絕大部分植物消失。
“所有這些變化,都擠在短短的大約6萬年間,并造成毀滅性后果:陸地70%至80%的植物不復存在,比如2.52億年前赤道熱帶雨林‘統治者’——大羽羊齒植物群銷聲匿跡。此前,該生物已存在上千萬年。”張華說。
對誘發第三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的根本原因,科學界至今尚無定論,有隕石撞擊、連續性火山爆發、海床驟釋大量甲烷水合物、海平面改變和缺氧、干旱氣候增加等多種假說。
“我們在中國華南的研究證據表明,第三次生物大滅絕是全球性同步發生的,也就是說,2.52億年前,地球環境發生了劇烈變化,而快速環境惡化是導致生物大滅絕的真正兇手。”張華認為。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