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資料:一對家燕每年育雛兩次,共吃蟲50——100萬只。
燕子是與我們人類走得最近的鳥類,長期以來,燕子總是和我們人類相依相伴,不離不棄,與人類共享一片藍天,繁衍生息至今。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也把燕子作為奧運綠色吉祥物,自古以來在人們的心目中,燕子就是吉祥的化身。
今年4月中旬的一天清晨,我拉開房門準備上班,只聽得樓道里傳來清脆的鳥鳴,順著鳥鳴回望過去,原來在樓道的窗臺上兩只燕子在嘰嘰喳喳的叫著,呵呵。。。。。。這兩只燕子竟然飛上了我們居住的最高層六樓,由于急著上班所以也沒仔細留意這兩只燕子究竟飛這么高要干什么。中午下班開門時回望過去,只有一只燕子停留在窗臺上。而在樓道的墻面上已經沾了幾點稀泥,哦,我明白了,原來這兩只燕子將選在這里筑巢繁育幼鳥了。
想到從今天起我們就要和這兩只小燕子為鄰居了,心中升起一絲欣喜和慶幸。那么多地方為什么燕子卻要選擇在我家墻面上筑巢呢,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對我們家的情有獨鐘。我告訴孩子每天經過樓道都不許大聲叫嚷以免嚇飛了小燕子。
以后的日子就經常看到燕子來回辛勤的筑巢,那小泥窩一天天的在增大,大約經過了近兩星期左右,小泥窩已經初具雛形了,常常看見一只燕子棲息在巢中,另一只燕子來回飛上飛下的忙碌,這段時間大概是小燕子在孵卵吧。燕子的戀巢行為就像我們人類的父母愛,為了孵化出健康的鳥寶寶,燕子雙親很會分工,往往是一方在窩里孵卵,另一方則負責覓食或巡視,保護巢區的安全。
雛鳥孵化后,親鳥又要開始辛苦的育雛過程。親鳥每天要出去尋覓更多的食物來滿足燕子寶寶們的成長需求,無論天晴還是刮風下雨,親鳥總是把辛苦銜來的食物逐個哺喂在雛鳥的小黃嘴里。
經過了一段時間,大約兩星期左右,就看見5只雛鳥的小腦袋探在窩沿了,抿著黃黃的嘴滴溜著小眼睛好奇的看著我們出出進進,我每次出門或者回來總要對著它們回望一眼,朝它們微笑示意。但每次總是看見小燕子們靜靜地望著我,那眼神充滿了友好,充滿了期待,我們和燕子一家已經達成了一種互不影響,睦鄰友好的默契。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小燕子們一天天的在長大。終于在6月16日這天,在樓道的燕巢中,卻不見那些小黃嘴的蹤影了。昨天還看到在窩中等待呢,怎么過了一天就離巢出飛了。從發現燕子筑巢到現在時間大約經過了兩個月左右。也就是說燕子從筑巢到孵卵再到哺育幼鳥,幼鳥離巢出飛大約要經歷兩個月左右的時間。
我每天回家開門前都要抬頭觀望燕子的巢,看看有沒有燕子棲息在窩里,但白天卻一直再也沒有發現燕子在巢中棲息,晚上卻看見燕子棲息在巢里。燕子能離巢出飛,說明燕子幼鳥已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了。我期盼著小燕子一家能平平安安地生存下來,等到秋天來臨飛過高山,飛過平原,飛過江河,飛過海洋完成自己的遷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