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端午節,自然少不了美味可口的粽子。民俗專家介紹,端午食粽作為全國性風俗始見于西晉周處撰的《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到了唐、宋時,粽子已經成為端午節的必備食品。
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李劍國介紹說,人們傳說粽子是投入水中來祭吊屈原的。據相關文獻記載,屈原五月五日投江后,他的妻子往水中投放食物來祭奠他。屈原托夢給他的妻子說:“你投放的食物都被蛟龍奪走了,龍怕見到五色絲線。”他的妻子就用五色絲線把食物纏住,這樣蛟龍就奪不到投放給屈原的食物了。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家家戶戶端午節包粽子,這一風俗流傳至今,并成為端午節最重要的民俗內容。
李劍國表示,吃粽子源于紀念屈原的說法只是民間百姓對于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一種懷念與愛戴,是民間約定俗成的一種文化現象。就如同清明節、七夕節、中秋節有美麗的傳說一樣,端午節也需要民間故事和傳說。
據有關資料介紹,粽子,又稱角黍。角黍的做法是把粽葉泡浸,以肉、棗、豆沙等為餡,包成三角或四角形狀,蒸煮熟而食之。端午食粽作為全國性風俗始見于西晉周處撰的《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到了唐、宋時,粽子已經成為端午節的必備食品。
李劍國表示,隨著時代的發展,粽子的品種越來越多,口味也越來越豐富。如今,粽子與正月的元宵、中秋的月餅一起,被稱為中國的三大節令食品。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記者周潤健、蔡玉高)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