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綿特性
水綿是一年生水生綠藻植物,以絲狀體斷裂再生或行接合生殖,由孢子萌發新個體,隨水傳播。水綿的繁殖力極強,喜肥,尤其在磷肥施量大的條件下生長旺盛,繁殖速度加快。土壤PH值7.5左右的鹽堿靜水面水綿生長最為適宜。一般在5月中旬開始發生,6月上旬隨著氣溫升高、磷肥或有機肥肥效的發揮而迅速繁殖和危害。
二、水綿的發生規律
干旱少雨、水資源缺乏、使用循環水或只進不出水體的低洼濕地極容易發生水綿危害,水綿孢子和絲狀體會隨水流入繁殖。上年水綿高發地殘存水綿群體來年灌水后會大量復發。水質惡化,高量施用磷肥,形成肥水能促進水綿發生。
三、水綿的危害
水綿絮狀物壓纏濕地水生植物幼苗,使幼苗遲發,死苗或獨株無分蘗;當水綿覆蓋面積達到30%時,能降低水溫2~3℃;當水綿在水體中大量發生時,施入的肥料無法落入水生植物根部,水綿與植物爭水爭肥、爭生長空間;水綿發生嚴重的濕地,水生植物的株高降低,葉片落黃。
四、水綿防治
水綿對濕地水生植物危害較為嚴重,應提早防治。其方法是:一是科學施肥。有機肥料則必須充分腐熟后才能使用,并注意一定要撒施均勻;磷肥作基肥,則要深施覆土,切不可于表層施用。二是管好水位。水生植物幼苗,要堅持淺水勤灌,如果蓄水時間較長就需換水,防止水綿發生。三是曬田除綿。選擇高溫晴天將生有水綿的積水放掉,晾曬3-4天,水綿即可枯死。四是藥物防治。結合防治濕地雜草兼防水綿,即在濕地二次滅草時,采用農藥可有效地防治水綿。施用硫酸銅殺滅水綿的操作方法是,換水、上水時,將硫酸銅用紗布包好(每畝用量150-200克)放在進水口處,讓其自然溶解,隨水流進水體即可。
五、生態修復技術
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型環境生物修復技術,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的生命活動,對水體水綿等污染物進行轉移、轉化及降解作用,從而使水體得到凈化,創造適宜多種生物生息繁衍的環境,重建并恢復水生態系統。由于這類技術具有處理效果好、工程造價相對較低、不需要耗能或低耗能、運行成本低廉等優點,已成為水體污染及富營養化治理的主要發展方向。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