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不僅越冬水鳥種類豐富,數量龐大,夏季的鄱陽湖仍然是大量水鳥重要的棲息地。在湖區不僅隨處可見多種鷺科鳥類在湖中覓食,同時湖區還是斑嘴鴨、小鸊鷉、鳳頭鸊鷉等十余種不為人所熟知的水鳥的繁殖地。
6月底的鄱陽湖吉山地區繁殖水鳥調查,印象十分深刻。從吳城乘船出發,此時河道已與湖灘相通,僅有部分沿岸高地露出水面,沿途可斑嘴鴨、蒼鷺、草鷺、小鸊鷉等在水中和淺灘中覓食。到達吉山后,迎接我們的是叫噪的灰頭麥雞在天空飛行,不經意間它可能會突然俯沖下來從你的頭頂掠過,讓你大吃一驚,這表明你已進入了它的巢區。與灰頭麥雞不同,環頸鸻防止人們發現它的巢的方法是迅速從巢內起身奔跑十余米,然后騰空飛起并發出鳴叫以吸引你的注意,并在巢附近飛行觀察你的行動,有時它還會做出“擬傷”行為進一步吸引你的注意,如果你朝它的方向走去,你肯定就上了它的當,無法發現它的巢或幼鳥。
不同的水鳥繁殖的策略也不同,灰頭麥雞的巢一般建在草洲的干地上,比較隱蔽;環頸鸻和金眶鸻的巢多在沙地上,分布較分散;普通燕鸻喜歡集群在沙地上營巢,巢與巢之間的距離有的不足10米。在6月26日的調查中共發現巢數十個,鳥卵近百個,值得提出的是保護區調查人員的野生動物保護自覺意識確實非常高,在事先沒有做具體交代的情況下,整個調查過程無一人去觸碰任何一個鳥卵,更不用說有誰在巢中取卵了。在對鳥巢及鳥卵做調查時都盡量站在較遠的地方,生怕對巢區造成破壞而引起親鳥棄巢的情況。
在這次調查中最令大家都興奮不已是發現了4只藍喉蜂虎。這是一種罕見鳥種,吉山地區是這一鳥類的繁殖區,這一鳥種以其體形修長、色彩艷麗而被譽為鄱陽湖地區最秀美的鳥類之一。與其他佛法僧目的鳥類一樣,喜挖洞繁殖,它的繁殖巢修建在沙山上,十余年前我曾觀察過這種鳥繁殖完了的一個棄巢,巢建在沙山的坡面上,洞基本是水平走向,洞長有1米多,孵化和育雛在洞底進行,洞內發現有大量的蜻蜓等昆蟲的翅膀,說明幼鳥主要以昆蟲為食。
吉山是一個十分難得的水鳥繁殖地,同時也時豐水期大量野生動物躲避洪水的重要場所,這一地區的自然保護希望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