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嶼采風——秋(7)
石嶼的秋天很美,美在自然。
這里人煙較少,道聽途說二十平方公里的石嶼村轄區,在冊的只有一百五十多口人。因為距最近的鎮上就有五六十里地,可以走汽車的沙石路盤山延伸,有時在峽谷中,有時在山坡上,有時就在山頂上,彎兒急險多不說,每天要坐車的人,多數情況下為零,養不住公交車燃修和人員費用,所以路,政府投資修的可以走中巴車,卻沒有車愿意來為這里的人服務。近些年國家改革開放,外面精彩的世界把年輕人的心都收了去,再說外面掙錢省力也不象種地用那么長的周期,所以年輕人都到外面闖世界去了,這就使本已很零散的住戶,好多房子都是人去屋空,不少房屋至少半年都沒有人光顧,走進院子里面,雜草沒胸。據說,現在實際守候石嶼這片山區的人已經下降到了八十多人。
正因為如此,這里才多見自然風光。走進嶺頭深溝,很難找到近期人為的足跡,久遠的已經風雨,都已被蒙上了自然的色彩。只見那些草木的生活倒是悠閑的讓人羨慕,秋風過處,點頭哈腰笑容可掬,夾道歡迎俺這甚是生疏的來客。草叢里的野兔能踩出一條自己的路,雖然不寬,卻看去分明,蜿蜒著伸進蓋度較高山坡里。藍天上的鷂子飛的好高好高,可能高處視野更開闊,更利于巡視自己的領地吧。好久沒有如此這般的領略自然了,身心那種舒服程度真是無法形容。
這里的景色和風景名勝區比起來,可能沒有那么多文化趣味兒,即便能在石礫間找到一些和人有關的傳說,也不可能有那個公司去挖掘,去包裝,去增添情節色彩,更不會有導游繪聲繪色的引人入勝。這種地方讓人望而卻步的原因,我不說,很多人都會心如明鏡。可是我覺得這里的內含遠比其形象要好出多少倍,究竟內含是什么,為什么讓我那么傾情,我真的說不清楚,就象一位老紅軍勸戰友必須結婚時解釋結婚的好處時說的一句話,無法形容,妙不可言。
我因為幫別人做好事兒(我是這樣認為的,種樹多了,林子的立體效應,肯定比現在的草光合作用面積要大,效率要高,最其碼可以多消耗一部分碳。為空中游離的碳尋找出路,對人的居住環境而言,就是做好事兒。),也為了自己那些不為人理解的興趣和愛好(這個不可告人,不過,敢保證不會對別人有害。),和幾個人一塊兒走進了這片將要與人世隔絕的地界兒。數日來,一邊兒劈荊斬棘跋山涉水,尋求著草木、石礫以及它們窮其生命所營造的珍奇,一邊兒把這些現實收集腦子里,弄碎了,用我的人生積累,找到人類交往可以利用的效益理論依據,有形的,無形的,看得見的,潛在的,都將成為我說服他人的論據。
最初的踏察有人和我做伴,非單可以侃大山,還可以壯膽,似是閑庭信步中就充實了自己。后因工作需要,我只能獨孤求勝。當一人行走密林長時間不見人影,偶而只有天上的飛鳥和草叢里的野兔來看看你外,再無可以讓你欣慰的事物接近你,我真的有點兒忐忑不安,
尤其是猛然林蔭下出現確認的墳堆時,頭皮和身上全是發麻的感覺。有幾次狀況中,心里想如果有幾只野狗跑來該多好,那怕是野狼的威脅也可以,至少比這種精神享受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唯物主義也罷,唯心主義也行,不要有這種靈感搔撓,可以嗎?可偏偏連只鳥都沒有,
只有風吹葉子的那種瑟瑟聲,更增加了一種不可遇見的恐懼感。每每這種時候,我都是一邊兒大聲唱著自己也聽不懂的曲子,一邊兒快速離開那種地方。事情過后我往往這樣想,要是誰把我那時的歌聲錄下來,真不知會讓多少人笑破肚皮。
走出林子時,自然是一片陽光,風似乎也柔和了許多,天藍的簡直不敢讓人相信,美的就如心儀的美人臉,和城里的天相比,同是藍天不知要純潔多少倍,雖然這里的人不能親身體驗現代城市的文明與豪華,但此種境遇,卻是在城里買不來的,不管你花多少錢都沒處買。此時感覺真的猶如夢中,實實在在的中國夢,中國的人,中國的境。我的心中也有了自己的未來標準,一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環境標準。當然,我知道,這的確不是容易的事兒,可是翻翻歷史記載,中華兒女想辦成的事就沒有落空過,我的夢,很快就會變成現實。
心情好時,每一片葉子,每一塊石頭,每一朵白云,好象都對你充滿柔情密意,陣陣秋波涌來,絲絲縷縷都有愛意。只聞其聲不見其影的鳥兒,在草叢中,在葉幕后,用十分動聽的旋律唱著從未聽過的山歌。很遠的山坡里有幾只羊在覓食,秋色叢莽中,特象團團白雪。
這里的山上為何不能飛籽成林,一走十幾里地,何以只有棠梨這樣的灌木和黃稗草在艱難的唱著二人抬,如果這些山上被樺櫟樹取代將會如何?如果這些山頭被落葉喬木或常綠針葉樹取代又會如何?如果有那一天,毫無疑問,這里千年困擾人們生活的大難題,人畜飲用水將不會依靠收集雨水來維持,山珍將會增加許多新的品種,如菇類,木耳,天麻,茯苓等等,年輕人會走出大山享受外面世界的精彩,但也不會放棄外面肯出高價來收購他們的山珍。幾十里外就是另一重天,那里看不到裸露的山頭,起伏的是莽莽林海,從那里傳出的是笑聲,流出來的是用不完清泉。不象這里,因為沒有條件,有點辦法的人都有了新的選擇。
我想和大家一起用智慧畫一張畫,一張心中向往的畫,象人們想象的天堂境遇那樣的畫,那里有經過辛苦勞做才可以獲得的自然珍奇,有誠信交往才可以品味的人間真情,把有信仰的人都送進去,過中國式的有品位小康生活。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