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會場
距2013年10月31日美麗中國 魅力濕地頒獎典禮已經4天了,我的心情卻難以平靜。兒子說:“媽媽,電視播放時能不能看到你呀?”我故做平靜:“我坐在觀眾席上,不一定看到!”
其實,我那晚的“慘狀”真怕被錄像師抓拍了。我也不知怎么了,幾次流淚,怕被鄰座看到偷偷地擦還是止不住,好幾次淚流滿面,其面目肯定“慘不忍睹”。
我是作為向海代表有幸參加了此次活動。吉林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榮獲的是2013美麗中國 魅力濕地特別關注獎,也就是獲魅力濕地評選入圍前20名,與全國十大魅力濕地僅一步之遙。同行的還有當地縣政府的兩位領導,其中一位領導要上臺領獎牌。我是第一次去北京,第一次去中央電視臺演播室,第一次近距離見到多年只有在電視里看到的明星、主持人,我覺得這些“第一次”都在其次,也全然沒有“第一次坐飛機”時的激動,但對于這次中央電視臺推出如此大型公益活動“美麗中國濕地行”,倡導生態環境保護,共同建設美麗中國,將宣傳“十八大”精神與創新推出新節目和活動相結合的壯舉讓我深表感慨。
作為國家層面的媒體走進濕地,專為濕地量身錄制節目歷時半年之久:從今年5月10日開始到10月末;輻射范圍之廣:全國各地濕地;規模之大: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新聞頻道、中文國際頻道將在《新聞聯播》、《新聞直播間》、《中國新聞》等欄目報道。在國家層面能有如此公眾廣泛參與的“第一次”,讓我百感交集。
頒獎典禮隆重而熱愛,不時掌聲雷動。演播室大屏幕再次向觀眾展示我國豐富、優美的濕地資源,展示濕地的秀美與神奇,揭示濕地千姿百態的生態系統,解讀濕地不可或缺的功能效應,彰顯國家對濕地保護濕地的關注和重視。讓人震撼、感慨。頒獎場面更是激動人心,獲獎單位慷慨陳詞發表獲獎感言、表達心聲、發出邀請。歌頌濕地歌頌祖國大好河山的文藝節目穿插進行著。當看到蘆葦沼澤、丹頂鶴展翅高飛、飼養員在用人工的方法孵化丹頂鶴時,我又一次“百川縱橫”。
我和愛人在同一個單位——吉林省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多年來他從事丹頂鶴人工繁育工作,由于繁育工作的連續性和嚴謹性,每年要連續4個月不能回家,孵化期結束后,整個人要瘦一圈,蚊蟲叮咬留下的痕跡“數不勝數”。當看到一只只丹頂鶴從破殼、姍姍學步到藍天白云間翱翔時,我們充滿自豪感,當一個個人與動物相諧相處的動人故事通過我的筆描繪出來,吸引更多的人時,我也深感作為一個濕地工作者的榮譽感。向海雖然遠離城市,但這里有鳥兒的家,有無數生靈在陪伴我們,這里的鳥聲取代了城市里的汽笛聲,沼澤蘆葦取代了城市里的高樓大廈。此時坐在央視大樓的演播室里,突然覺得有“百萬雄師”匯合的力量。
同行的一位政府領導頗有感觸,說這樣的活動覺得很有意義,讓大家對濕地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還說頒獎晚會采訪的北大教授給他留下了很深印象,說當年北大荒就是濕地,教授還說,在那個特別的歷史年代,北大荒種糧食養活了很多人,但付出了比糧食更高的代價。
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事:10月31日,我把參加頒獎典禮的消息通過QQ告訴吉林日報的一位老師,他說已關注這個活動很久了。不一會兒,他說已把消息轉給報社要聞部,并說晚會現場發給他短信,確認一下。11月1日一大早,我手機上網打開吉林日報電子版,在要聞版刊出了《央視評選“美麗中國·魅力濕地”向海獲“特別關注獎”》的新聞報道,文中開頭寫道:(本報10月31日訊)“美麗中國·魅力濕地”頒獎典禮,今天在央視總部舉行。我省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榮獲“特別關注獎”。
老師還在QQ上留言:若不是趕上松原地震,就上頭版了(頭版都是地震消息)!
是啊,濕地在社會的地位、在人們的心中悄然發生了變化。早在2009年我曾受國家林業局的邀請前往香港米埔保護區參加為期12天的濕地培訓班,那次培訓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生態環境保護作為一項重要的國民教育受到香港政府的重視,政府每年要拿出一筆不小的資金,鼓勵、支持從事生態保護教育事業的機構,這樣機構同時也要對政府負責,承擔受教育的人次、內容,以及相關事宜。參觀這樣的機構總會看到孩子們的身影。
在香港,親眼目睹了漁民把打撈上來“未成年”的小蝦放回河里,在河邊游玩時,管理人員會監管你不能帶走一片貝殼,被救助的小牛悠閑地在河邊曬著太陽,義工們在保護區耐心、無償地服務……如此等等,留給了我太多的思考。很多東西,是我以前腦子里從沒有過的。
不庸置疑,在我國追求GDP的同時,忽視了很多東西,也失去了很多東西,大自然對我們的懲罰也是歷歷在目。GDP指數的一路攀升,人們在享受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時,對新的文明有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生態文明。亡羊補牢還為時不晚,黨的十八大已將生態文明建設列入“五位一體”的新格局,作為一項國策貫穿于我國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我想:只要我們拿出神州飛天的信心,拿出四川地震災后重建的齊心,拿出建設美麗家園的恒心,治理生態文明、再現美麗中國的宏偉目標一定能實現!
回去的路上,我們3人都很振奮,沒有來時因為沒有進入十大魅力濕地的遺撼和壓抑,似乎立刻要沖鋒在濕地保護的前沿,參評的濕地獲獎固然好,除了獎項之外,留給我們更多的思考,喚起更多的人對濕地的關注、對我們生存環境的關注,這肯定比獎項更重要。
保護濕地,從我做起,從每個人做起!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