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局和國家統計局2015年公布的中國森林資源核算研究成果顯示,全國林地林木資產總價值為21.29萬億元。按2012年末全國人口13.54億人計算,相當于我國國民人均擁有“森林財富”1.57萬元。核算結果顯示,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期間(2009年~2013年),全國森林生態系統每年提供的主要生態服務總價值為12.68萬億元。
國家對森林資源資產進行核算,足以證明森林資源有形的物質量和無形的生態服務價值的重要性。
為何森林容易核算出資產價值?開展指標選擇基于哪些考慮?對自然資源產權制度建立有何益處?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森林資產核算方法完善,相關參數設計較為容易
自然資源資產涉及國土、海洋、環保、林業等相關部門,資產類型與要素較多。廣東省深圳市大鵬新區近日編制完成的我國第一個縣區級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初步擬定將林地、城市綠地、濕地、沙灘、近岸海域、河流、水庫、大氣環境、珍稀瀕危物種、古樹名木、礦產等11項主要資產指標列入大鵬半島自然資源資產范疇。并率先開展了林地自然資源資產的試算工作,估算出林地的自然資源資產價值為712.9億元。
自然資源資產核算設計有如此多的指標,為何林地指標可以率先完成核算?
廣東省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深圳市自然資源資產核算與評估中心主任、博士葉有華說:“自然資源資產的核算需要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一是這類資產價值核算方法比較完善;二是這類資產核算要素比較清晰,或具有經驗值;三是這類資產具有長期的、詳細的基礎數據資料積累。”
據了解,早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就開始了林地資源工作的調查及有關數據資料的積累,并長期開展森林資源清查和公益林管理,有關森林的要素和數據都較為齊全。20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行業標準《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規范》的正式印發實施,為林地生態資產核算提供了技術支撐。
“盡管各地在要素選擇和參數設計上有優化調整,但相對于有關技術標準缺失的自然資源資產來說,林地資源資產的價值核算也相對便利。我國林業資產價值和深圳大鵬半島及其他地區林地價值核算結果的公布就是典型的案例。”葉有華說道。
據了解,森林資源性價值和生態價值的核算早在2004年就開始啟動,是由國家林業局和國家統計局首次聯合組織開展的森林資源及生態服務價值核算。2013年5月,國家林業局和國家統計局再次聯合,啟動了“中國森林資源核算及綠色經濟評價體系研究”。
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環境政策部主任助理、國家環境經濟政策研究與試點項目秘書長、博士董戰峰說:“基于以前的研究基礎,加之森林資源本身的產權較水資源、大氣資源等自然資源更加明晰,因此首先核算森林資源價值比較容易。”
科學評價服務功能效益,指標隨人類認識而改變
眾所周知,森林生態服務種類多樣、核算復雜。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生態系統提供的物品和服務,人類本身也依賴于生態系統連續提供多種服務的能力。如何科學評價這些服務功能和效益,一直是世界各國學者研究的重要內容。截至目前,在國內外都還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方法體系。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中國森林資源核算研究項目領導小組副組長許憲春表示,森林資源核算的難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森林資源與經濟活動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要準確地量化這種作用和影響存在較大難度;二是對森林資源不同功能的估價是世界性難題。
在國際上,開展生態服務評估的主要方法有3種,分別是聯合國千年生態系統評估的指標體系、康斯坦扎的指標體系和日本的指標體系。
全國政協人口與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林業局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森林資源核算研究項目總負責人江澤慧說:“事實上,對于森林生態系統服務評估指標的選擇,隨著人們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評估技術的不斷進步,評估的內容、指標也將不斷充實和豐富。例如,由于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不斷升溫,人們對森林的固碳功能倍加關注,森林固碳成為森林生態系統服務評估的重要指標之一。”
據了解,這次核算綜合了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依據目前科學研究水平、技術手段和數據的可獲得性,選擇了涵養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釋氧、凈化大氣環境、森林防護、生物多樣性保護、森林游憩等7類13項服務指標。
“需要指出的是,這7類13項指標只是反映了森林生態系統所提供的主要服務。由于基礎數據、評估技術手段等限制,還有很多服務目前還無法量化和貨幣化核算。也就是說,森林生態系統提供的生態服務比本研究目前提供的核算結果要更多、更大。”江澤慧說。
另外,即使是這次評估的某些單項指標,也沒有對其全部服務進行評估。例如,森林的防護功能,不僅僅體現在農田防護和防風固沙方面,沿海防護林對農田、房屋、道路、動物棲息地等都具有重要的保護作用;森林除了能夠凈化大氣環境外,還能夠改變小氣候、降低噪聲、吸滯霧霾等。江澤慧介紹說,森林的這些功能都真實存在,并惠益人類,但由于監測、計量方法學等問題的限制,目前還無法進行準確評估。
促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為編制負債表提供參考
森林資源核算是自然資源核算的重要內容和有機組成部分。全面核算森林資源價值,是建立健全森林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基礎。
許憲春指出,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工作,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的重大改革部署,國家統計局作為這項改革任務的牽頭單位,高度重視,認真貫徹落實。2014年初,通過認真研究和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密切溝通,聽取意見,于當年4月下旬制定了改革實施規劃。目前,國家統計局正在按照規劃明確的目標、路徑及時間表,扎實推進相關工作。
“中國森林資源核算研究項目采納了第一個資源環境核算國際標準—《環境經濟核算體系(2012)》,同時緊密結合我國森林資源統計調查實際,探索建立中國森林資源核算的理論框架和基本方法,為建立我國資源環境核算體系和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提供了重要參考。”許憲春說。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誰破壞生態誰付費,逐步將資源稅擴展到占用各種自然生態空間。森林資源的核算,無疑將對自然資源產權各指標的核算帶來一些幫助。
葉有華表示,林木價值和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核算結果的公布也為我國其他類型自然資源資產核算與管理提供了示范作用,有助于加快推進我國其他類型自然資源資產研究與核算工作開展。以深圳大鵬半島林地資源資產為例,森林資產的核算與公布,起到了對深圳市其他區域和其他類型自然資源資產研究與核算工作的促進作用,目前各區自然資源資產核算均已進入探索研究階段。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中國森林資源核算研究項目領導小組副組長孫扎根指出:“核算森林資源資產的存量和流量,為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提供了有益探索,能夠推動實施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建立健全自然資源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生態治理和生態修復制度。”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