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沿鋪滿落葉山間小徑,乘絲綢一般柔婉的細風,我們的汽車正在彎曲狹窄的山路上行駛,搖搖晃晃的,枝葉隨時會拍打車窗,幾經周折,峰回路轉,感覺天似穹廬,我們終于到目的地了,這是一片神奇的高山濕地.它以其神秘的面紗不斷撩撥著人們的好奇心,成為無數人探秘之旅的一個站點。
畬鄉,由于億萬年前地殼的變遷,到處都是兩山夾一水的特殊地理。環境造就了特殊的高山濕地,這是大自然留給景寧人的一份禮物。在望東垟的入口處遠望,望東垟顯的寧靜而又神秘,白色的霧氣全都下沉在這高山的盆地中,而山腰以上卻沒有被霧氣籠罩,看上去像是一片霧氣的海洋。這時目光被一片發著青光的落葉樹林吸引,這就是江南榿木吧。江南榿木并不名貴,而生長在濕地確屬罕見,這便是它的獨特之處!因為江南榿木一般生長在低海拔濕地,但望東垟(海拔1300米)至今保留有大面積的江南榿木,這一情況在我國十分罕見。據了解,它除了可以促進土壤中團粒結構的形成,發揮改良土壤的作用外,還具有極高的開發利用價值,可廣泛用于公園等地的綠化。
走出百來米后,前方豁然開朗,分明是一大片難以望著邊際的蘆葦,滿眼黃澄澄的調子在陽光的反射下,透出一股神秘的白光。路邊有一洼小水塘,這水清澈見底,里邊游著一大群小指大小的魚兒,使原本看來空無一物的小水潭充滿了生機。這就是“懵懂魚”了,因為這小魚很“笨”十分容易就能抓到,所以當地人就稱之為“懵懂魚”。
涉足其間,如入迷宮,故土名“懵懂垟”。濕地的確很濕,每一步都能踩出水來,我們向望東垟的腹地深入,感覺如迷宮般,而且雙腳時常陷入濕地里。湖面上的黃花菜,學名叫萱草,俗名叫金針花,夏天花開一片金黃色。懵懂垟,自古以來就有人在此開荒、種水稻,因水稻只長枝葉,長得一人多高,而不現花結穗,當地人又稱之為“懵懂長”。如今,人們根據“懵懂垟”的諧音,又叫這塊濕地為“望東垟”。站立在這塊神奇的濕地上,軟綿綿的,似乎踏足于海綿之上,其實我們是踩在千百年累積起來的枯木枯草上。這時耳邊響起鳥鳴聲,也許是黃腹角雉在歡迎我們。
整個濕地處于群山環抱之中,周圍生長著2萬多畝濕地保護林,濕地內植被茂盛,丘陵鱗次櫛比,長有水生草木植物水草和野生黃花菜等草本群落,還有高山矮松、灌木,濕地中還屹立著一些奇巖異石。據當地管理人員介紹,該濕地不僅野生植物豐富,而且珍稀動物種類頗多,生長著黑鹿、毛冠鹿及黃腹角雉、白鷴等。
濕地是介于森林與海洋之間的一個獨立的生態系統,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等作用,被譽為“地球之腎”。氣候的瞬息萬變是望東垟的神奇之處,這里氣候常年溫濕,據說,盛夏的望東垟能感受到老天的瞬息萬變,剛剛還是天氣晴朗,瞬間卻是云霧繚繞,煙雨濛濛。一時間,遠山如黛,群山若隱若現。在冬天大雪封山的時候,濕地四周的山都積滿了十幾厘米厚的雪,而核心地區不管水面還是海綿狀地表,只積薄薄的一層“霜”,更為有趣的是在霜凍之天,在核心區邊緣,還會出現從地面伸出5-6厘米寬、20-30厘米長的“冰棱”等美景。
2007年3月,國際濕地保護公約特聘專家、長江流域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陸健健教授帶領濕地課題研究專家組到望東垟考察。他們認為,望東垟濕地是我國溪源濕地的典型代表,它的存在,豐富了世界濕地的分類,也改寫了世界濕地分類。專家還介紹,目前全球濕地分為人工濕地、河口濱海濕地、湖泊河流濕地、沼澤濕地四大類。過去,溪源濕地是被歸納為沼澤濕地型中的一個子類,而望東垟濕地的發現,極大提高了溪源濕地的地位。陸健健教授說,望東垟濕地是華東地區面積最大的喬木類型的高山濕地,其保護核心區面積就有600畝,尤其是它特有的生態系統,這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溪源濕地中都是罕見的。
我也說兩句 |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