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冬天,6歲的我跟隨父母從外地搬入向海,定居在屯子的最西邊兒,與西環(huán)城河只有50多米的距離
當時的向海,被霍林河、額穆泰河緊緊環(huán)繞著,酷似一個小孤島。那時的向海是個水草豐茂、蝦翔魚躍、百鳥爭鳴、資源豐富、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xiāng),是最佳人居地。
在我兒時的記憶中,每天足不出戶,站在炕上或窗臺上,就可輕松的觀賞到,成千上萬只各種各樣的水鳥,在水中嬉戲、打斗、捕食、筑巢、繁育、遷徙的全過程。最壯觀最熱鬧的時刻當屬每年春天,河冰初融候鳥回遷的時刻:各種各樣的水鳥鋪天蓋地般,一股腦兒的涌到向海,在那還沒有完全化完的殘冰上,不停的走動、不停的起落、不停的鳴叫、穿梭不息,構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斕、美妙絕倫、引人入勝的絕版水墨畫。
由于久居河邊兒,天長日久也知道了幾種水鳥的名字了,最多見當屬:王八鴨、水老鴰、叼魚郎、花鴨子、老等、喳拉燕子。鶴、鶿婁竿子、天鵝、大雁、紅腿大白鳥也能看得到,就是數量少些而已。還有很多叫不出名字且非常好看的水鳥,記得有一種長嘴鳥,上下兩片嘴都是扁平的,大約有半尺長,到頭兒時呈匙狀,還很好用。
1959年我已9歲了,經常看到人們在西河下喂子撇網打魚,總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沖動。有一天,我找來了好友曹全(8歲)“協商”打魚事宜,我言一出他立刻應允。由于我們還小,根本不能撇網打魚(漁網也很少見),我們只能下鉤釣魚了。釣魚的具體做法是:在鉤上銷上青蛙當魚餌,日落之前拴住葦子上或系在木桿上插入河里,就算下好了。必須注意的是:魚餌青蛙必須沉下去,要不就是白搭工。
有一天,曹全我們倆把魚餌銷好了,還沒來得及下河,就被我們家“養(yǎng)”的鶿婁竿子(灰鶴?)給吞了一個,當時我們非常緊張,幾經努力怎么也沒能拿下了,沒辦法只好找老爸給它作了“手術”,術后幾天就痊愈了,真尿!
每天早晨日出前,我們倆就興沖沖的去起鉤,有時遇到大風天氣,我們倆就光著身子躲在河邊的蒲草中,焦急的等待。等風小了才下去起鉤,不然是會有危險的。因為我們都還小,能力十分有限,每人每天只能下七八個鉤,可每天卻能釣到三四條鯰魚。又一次曹老弟竟釣到一條四斤多重的黃色大鯰魚,讓我好不眼熱。大魚的出現可把他累了夠嗆,差點兒沒喝湯。
由于環(huán)境的惡性變遷,下幾個鉤就能吃到鮮美大鯰魚的時代,恐怕只能留在我們的記憶當中了,最起碼做魚餌的青蛙就難以尋覓了。
老爸是個好獵手,不敢說彈無虛發(fā),可也能十之八九,只要他拿槍出去,我們全家肯定能吃上鮮美得野味了。1969年秋天,我準備結婚。因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干擾,老百姓所用的生活必需品非常緊張,各種物質極度匱乏。為了招待遠來的娘家“且” (客人),老爸操起多日沒用的“老洋炮”出“圍”了,我牽著毛驢兒緊隨其后,負責運輸。經過大半天捕獵行動,我們爺倆共獵獲兔貓11只、野雞7只、狍子兩只(其中有一個是當年生的小家伙)。辦喜事那一天就是用這些野味答對了客人,著實解決了燃眉之急。自從1981年向海自然保護區(qū)成立以來,老爸賣掉了跟誰他多年的獵槍。從那以后再也沒下過一夾一套同時對自己無端傷害野生動物的行為有所反省。
我從小住在河邊兒,一住就是12年,著實聽慣了鴨雁水鳥的鳴叫聲。可以說是聽著它們的鳴叫聲長大的,只要聽到他們的鳴叫聲就感到興奮不已,快樂無限。也為能經常聽到他們的鳴叫聲而更加熱愛向海,更加熱愛這塊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生機無限的熱土。
不知何故(有人說是人為不正當的生產生活行為,破壞了生態(tài)所致),從1979起從不缺水的向海濕地鬧起了水荒,所有的泡沼全部干涸,蓄水兩億一千萬立方米的向海水庫,也局部性露出了“老底”。昔日風光無限的向海,因為沒有了水的滋潤而黯然失色,自然條件急轉之下變得十分惡劣:惡風增多雨量減少;濕地堿化不長葦草;資源枯竭生活難保------
去年6月下旬,霍林河、額穆泰河、龍華吐分洪的三股“金”水,一同惠濟向海濕地。盡管水量不大,可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使干涸多年的向海又出現了:樹木婆娑、百鳥呈翔、五業(yè)興旺的喜人景象。連續(xù)6年沒有進行冬捕作業(yè)的向海水庫也下網了。僅用了8天時間,就捕獲鰱、草、鳙、鯉等魚20、3萬公斤,魚頭之大,品質之好出乎人們的意料,沉寂多年的水庫又火了起來。人們有理由相信,單網捕淡水魚16、8萬公斤的“吉尼斯”記錄,不久將會在這里被打破。
有水就有鳥,離別多年幾乎被人們遺忘的各種水鳥珍禽,又在向海濕地出現了,可數量種類比起五六十年代,那可少的太多了。不管怎樣我畢竟又聽到它們的鳴叫聲了。那鳴叫聲聽起來如詩如歌,是那么娓婉動聽,是那么和諧親切------著實讓人產生一種心醉魂迷的感覺。
又聞鴨雁鳴是老者的福分,但愿向海濕地永不干涸,“地球之腎”功能永存,“百鳥樂園”盡載珍鳥。保護原生態(tài),保護濕地多樣性匹夫有責,刻不容緩!只要濕地永久濕潤,人們就會經常聽到水鳥們的鳴叫聲,就能永久看到向海濕地的盎然生機,就能深刻領會博大精深濕地文化的全部內涵。
鳴叫吧親愛的鴨雁水鳥們,盡情的吟唱吧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