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UNEP
今天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主題是“維護地球所有生命”。從去年11月到現在,鼠疫、新冠肺炎、禽流感—動物源性傳染病一次次成為了輿論的焦點,越來越多的公眾呼吁拒食、保護野生動物。
然而,由于對野生動物知識缺乏正確了解,一部分公眾對野生動物產生了恐慌心理,甚至希望將易引發公共衛生問題的野生動物“生態滅殺”。
“什么!吃野兔得鼠疫!”
什么!新冠病毒源于蝙蝠,穿山甲體內也有!
什么!新疆有天鵝得了禽流感死了!”
“啊!野生動物傳染病毒?”
2013年春,在江蘇出現禽流感疫情期間,就發生過城市居民區內有大量野生麻雀被毒藥毒死的事件。不僅在中國,泰國、越南、俄羅斯、羅馬尼亞、德國等國家也有類似的事件:槍殺感染禽流感個體的同類、驅趕鳥群、搗毀鳥巢,甚至有中東國家計劃排干濕地以減少鳥類數量。
水鳥直接向人類傳播禽流感的可能性很低
不可否認,野生鳥類,特別是水鳥,是禽流感病毒的主要宿主,而它們的遷徙行為,使得病毒可以長距離的傳播。但是野生鳥類體內攜帶的禽流感病毒通常都是低致病性病毒,對野鳥的發病率和致死率都很低,這類病毒在野鳥群體中演化成高致病性病毒的概率也很小,難以形成疫病的爆發。
同時,水鳥直接向人類傳播禽流感的可能性很低,除了盜獵者、鳥類救護者或是科研人員,普通人和野生鳥類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很小,目前也尚未發現有人接觸野鳥后感染了禽流感。
禽流感疫情最大的受害者竟是鳥類
其實,在2016年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伙伴協定秘書處就開始向世人呼吁:禽流感疫情最大的受害者是鳥類。
人類對禽流感的記載可以追溯到1878年,但是禽流感這個詞真正進入了中國大眾語匯始于1997年禽流感在香港的爆發。那次最初在廣東的家鵝體內檢測到的高致病性H5N1病毒不但造成了“雞瘟”,還可以感染人類,導致6人死亡。2005年,H5N1病毒又卷土重來,并相繼在亞洲、歐洲和非洲等多地爆發,造成了慘重的經濟損失和人員病亡。難以置信的是,這種病毒經過多次演變后從家禽傳染回了野鳥。當年初夏,H5N1禽流感病毒在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青海湖畔爆發,導致6000多只野生斑頭雁死亡。專家推測青海湖可能不是這一支病毒的原發地,病毒感染或變異是在候鳥北遷時與南方的家禽接觸時發生的。
2014年和2016年,多種H5Nx Clade 2.3.4.4分支病毒在野鳥體內被發現,它們隨著遷徙的候鳥迅速在亞洲、歐洲、非洲和北美擴散開來,在各大洲接連引起禽流感疫情。例如,H5N8病毒最早于2010年發現,開始只是在家禽中低水平傳播,隨后就消失了。但是2013年,科學家在中國東部野生綠頭鴨體內和廣東省農貿市場里的健康家禽體內,都發現了已經變異的H5N8病毒(與H5N1病毒的一些內部片段重組)。很快,2014年初,H5N8病毒在韓國的野鴨群和養殖場內爆發,并開始肆虐全球。
科學管理可以杜絕禽流感跨界傳播
事實上,遷徙鳥類自身有一套防御系統來限制病毒在種群內傳播,受感染的個體會因體能降低、遷徙時間延遲等原因脫離大部隊,“自我隔離”。但是一些已經在家禽中多次變異重組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力和殺傷力極強,遷徙種群防御系統來不及作出反應,野鳥和病毒長久形成的演化平衡被打破,致死性病毒便在野生鳥類種群內快速擴散開來,導致大量鳥類成為禽流感疫情的受害者。而解決禽流感問題的關鍵就是通過科學管理來杜絕野生鳥類和家禽間病原體的跨界傳播。
阻斷跨界傳播,保護沿海濕地意義重大
如何科學管理杜絕禽流感跨界傳播?先要從野生遷徙水鳥的棲息地講起。
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是世界上遷徙鳥類的九個遷飛區之一,是擁有最多全球受脅及易危物種的區域。其中,中國的沿海濕地則為這些遷徙水鳥提供了重要的棲息地,但是這些地方也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爆發帶來了隱患。
圖 |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中國快速的經濟發展已導致60%以上的天然沿海濕地喪失, 遷徙路線上來自不同越冬地的水鳥聚集在僅剩不多的沿海濕地,往往形成高密度的聚群 ©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由于棲息地的改變以及天然食物的短缺,有些水鳥不得不進入內陸的水產養殖塘和水稻田等人工濕地覓食與棲息。然而東部沿海地區水稻田的面積也逐年減少,目前大都集中在北方,這使得水鳥更加依賴這些水稻田,它們停留的時間會增加,集群密度也隨之上漲。
和這些遷徙水鳥共同享用濕地資源的還有人類及人類養殖的家禽。濕地周邊家禽養殖場眾多,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污水、糞便、飼料殘渣等污染物如處理不當,極易將病毒帶入天然水體。加上所謂生態食品在市場上的俏銷,散養鴨鵝業不斷升溫,很多養殖鴨鵝進入天然濕地,不可避免地與野生水鳥發生接觸,使病毒得以在野生水鳥和家禽之間來回傳播。
活禽交易市場,更是禽流感病毒的溫床,盜獵來的野生鳥類與不同來源的家禽混雜在一起,造成不同病原體高度集中,提高了交叉感染機率、增加不同病毒間重組可能性。有專家已經指出,2013年H7N9病毒重組的過程,就極有可能發生在活禽市場。
圖 | 與遷徙水鳥共同享用濕地資源養殖的家禽,濕地周邊家禽養殖場眾多,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污水、糞便、飼料殘渣等污染物如處理不當,極易將病毒帶入天然水體。
去年年底,重點野生動物疫病主動預警工作總結會暨2020年野生動物疫病發生趨勢會商會上,專家又亮起警報燈:2020年全國野生動物疫情將繼續保持上升態勢,病原體在野生動物與家畜間互傳的風險在不斷增加。
因此,要解決禽流感問題,改善全球動物健康、食品安全及野生動物保護的一項關鍵的工作就是阻斷野生鳥類和家禽間病原體的跨界傳播。保護現有的濕地資源,并加快修復受損濕地,保障遷徙水鳥的棲息地,以減少野鳥集群與家禽接觸的機會;另一方面,提高養殖場的生物安全防護水平,避免家禽與其他傳染源接觸 ,減少病毒傳播的機會;最后,還要加強對野生鳥類、家禽養殖、運輸和交易市場的監控管理,從源頭阻斷禽流感傳播。
參考文獻:
Battling Bird Flu: Saving Wild Birds and Humans - Project by EAAFP. (201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vJHa-0aa7A&feature=youtu.be
Liu, J. et al. (2005) Highly Pathogenic H5N1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in Migratory Birds. Science, 309(5738):1206.
Lycett S. et al. (2018) A brief history of bird flu. Phil. Trans. R. Soc. B:374 http://doi.org/10.1098/rstb.2018.0257
Manlove K. et al.(2019)Epidemic growth rates and host movement patterns shape management performance for pathogen spillover at the wildlife–livestock interface. Phil. Trans. R. Soc. B, 1782:374
Olsen, B. R.et al. (2006) Global Patterns of Influenza A Virus in Wild Birds. Science, 312(5772), 384-388.
Risely E. et al. (2017). Migratory animals feel the cost of getting sick: A meta-analysis across species. Journal of Anima l Ecology. 87. 10.1111/1365-2656.12766.
Sullivan J. D et al. (2018) Waterfowl Spring Migratory Behavior and Avian Influenza Transmission Risk in 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 the 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 Front. Ecol. Evol. 6:206. doi: 10.3389/fevo.2018.00206
Wille, M. et al. (2019) Serologic Evidence of Exposure to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5 Viruses in Migratory Shorebirds, Australia.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5. 1903-10. 10.3201/eid2510.190699.
Wild birds scared n killed thro H5N1 flu fears. http://www.drmartinwilliams.com/h5n1-poultry-flu-and-migratory-birds/wild-birds-scared-n-killed-thro-h5n1-flu-fears.html
獨家專訪禽流感權威專家:管軼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09-2/200923143044.htm
蔣愛伍. (2020)科學文明地對待野生動物https://dwxcb.gxu.edu.cn/info/1063/4529.htm
南京麻雀離奇死亡 網友:不要因為禽流感殺害鳥類https://www.gucheng.com/hot/2013/2365026.shtml
錢煒. (2013) 禽流感在中國:20年流變.中國新聞周刊http://news.ifeng.com/shendu/zgxwzk/detail_2013_06/28/26928745_0.shtml
錢煒.(2013)禽疫潛影.《中國新聞周刊》23期。
邵海鵬. (2020)新疆湖南連發5起禽流感疫情,重大動物疫情形勢仍嚴.第一財經. https://www.yicai.com/news/100485585.html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