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嘴鷗種群數量增多了,這是好事,說明咱盤錦的生態環境更好了。”連日來,市林業和濕地保護管理局在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黑嘴鷗調查工作,監測統計顯示,今年黑嘴鷗種群數量比2019年多了332只,達到10507只。
資料片
黑嘴鷗是世界瀕危物種,全球不到2萬只,它們對繁殖地選擇極為苛刻,是濕地生態環境變化的指示物種,被稱為“濕地的精靈”。市林業和濕地保護服務中心主任李玉祥介紹,全世界黑嘴鷗總量的50%25在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繁衍生息,而面積為2.6平方公里的南小河繁殖地又是保護區內黑嘴鷗的主要繁殖地。
6月,盤錦濕地生機盎然,黑嘴鷗在這里嬉戲、覓食、繁殖,盡顯一幅自然和諧的畫面。近期,李玉祥組織相關人員采用全面調查及直接統計黑嘴鷗繁殖巢的方法,共統計到黑嘴鷗10507只。調查顯示,黑嘴鷗種群主要集中在老東郭管理站北部的退養還濕區和南小河繁殖區;統計顯示,黑嘴鷗繁殖種群數量較2019年增加332只。
近期調查,借助高倍望遠鏡,實際統計到黑嘴鷗繁殖巢3939個,但由于南小河繁殖區1號、2號池塘面積較大、堿蓬植被較高,統計到的繁殖巢數應小于實際繁殖巢數。通過鏡頭,還看到了繁殖巢內,黑嘴鷗鳥卵已經破殼,成鳥守護在旁,精心照料巢內剛孵化出來的幼鳥。據市林業和濕地保護服務中心監測工作人員李鳳麗介紹,到了5月末6月初,鳥卵就會孵出小鳥,6月末,這些小黑嘴鷗就能飛翔了。
近年來,黑嘴鷗的繁育、棲息、取食等方面的保護與管理備受關注。今年4月,市林業和濕地保護管理局首次在黑嘴鷗繁殖地重要點位安裝了30部紅外監控相機,用科技手段對黑嘴鷗繁殖地鳥類及野生動物的物種組成、分布、種群數量、行為和生活環境進行監測,最大程度減少野生動物對黑嘴鷗繁殖地鳥類正常繁衍生息活動的干擾。
資料片
此外,為更好地保護黑嘴鷗,我市特劃定東郭南小河的濕地面積為黑嘴鷗永久保護地,設立專門管理站對保護地實行完全封閉管理;在繁殖地內采取修建提水泵站、閘門、挖掘生態隔離溝渠、設置引水渠系、科學管理植被等措施;加大對海域生態、生物多樣性保護,實施退養還濕、濕地生態修復等項目,切實為黑嘴鷗提供更加適宜的棲息環境。
我也說兩句 |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