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欄河曾經是大連的母親河,孕育和滋養這大連人民,馬欄河上游的西山水庫在八十年代以前是大連的主要水源地,大部分的城市飲用水都是來自馬欄河流域。馬欄子也是大連的地名,如今卻不見有養馬的圍欄,那么這個名稱到底從何而來?
巡按御史李輔主持編寫《全遼志》記載大連地區是整個遼東地區馬政事務的中心,永寧監城便是核心,屬遼東苑馬寺,是明代北部邊疆四大苑馬寺之一。
大連市地方史專家、編審研究員王萬濤:“馬欄子這個地名,就與明代養馬有關,馬欄子就是當年一個馬場說。據《遼東志》記載,大連地區有一條沙河,長23公里,一直流入大海。河的兩側水草豐茂,接近海口處更是地勢平坦,是養馬的理想場所。于是這里的養馬戶越聚越多,為了防止丟失馬匹和野獸的侵襲,養馬戶還紛紛修起柵欄,因此明代中葉以后,沙河改名為馬欄河,這一帶得名馬欄子。”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馬欄河不僅有河沙,還有許多鵝卵石,當時這里水還是很清的,可以扎猛(大連話跳水)游泳,后來由于建設的需要這里的鵝卵石都被開采光了,八十年代這里雨季時常泛濫,而且夏季蚊蟲滋生,臭氣熏天。九十年代開始這里開始大規模改造,原來的泥制河床全部改成水泥硬制河床。如今由于上游兩座水庫攔水圍成“景觀湖”馬欄河水幾乎沒有徑流,生態功能基本喪失。大連理工大學環境工程學院原博士生導師楊衛深博士說,馬欄河已經不能稱其為河。
“馬欄河”是大連市區最長的河流,曾經是大連的母親河,相關部門十分重視馬欄河的環境,每年投入巨資進行改造。今年大連還將投于巨資將馬欄河某段落差水變成水瀑布電影屏。3月 末我再次路過馬欄河下游,離馬欄河很遠就能聞到一股澡堂子的味,“河水”成醬黃色,還不時漂浮著黑色的東西。只有馬欄河污水處理廠放水時,“河水”才能的清些。希望馬欄河這個大連曾經的母親河早日恢復自然的生機,否則這個河的名字也將消失。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