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枕水人家—烏鎮
文 /趙汗青
這一天,我來到了烏鎮。
停車落腳, 就被盈盈的水所包圍。觸目所及,或深或淺,或沉或亮的黑色建筑臨水而建,猶如一顆神秘的黑珍珠,剎那間讓我為之心動。我不知道這樣的一顆黑珍珠中蘊藏了怎樣的秘密,我只有用心地來尋覓,而每走一步,就會發現諸多不同的驚喜……
走在烏鎮的老街上,看到悠悠的歲月把青石板洗得锃亮,蜿蜒的老街、長弄, 無言地訴說著歷史的滄桑。抬頭眺望,可見屋檐間明凈的天空,雞鳴狗吠、紫爐紫煙,恍惚間如時光倒流。而每塊斑駁的青磚里都浸透著1300多年文脈傳承的深深墨香。因了人家的毗水而居,烏鎮被譽為中國最后的枕水人家。到茶肆里手捧著香茗,斜倚在美人靠上,看原住民在屋中汲水;聽櫓聲欸乃;潺潺碧水在腳下向遠方流走,讓我愰如仙境。
在烏鎮還可見到一道獨特的風景,那就是古橋了。烏鎮的古橋大約有七十多座,在江南古鎮中應該是首屈一指。而每座橋都有自己的個性和故事吧,當我慢步穿過奇特浪漫的“逢源雙橋”時,就是想讓古橋見證我曾走過這一瞬間的歷史。
在烏鎮,最濃郁的風情都被收納于不同的展廳中,讓我驚嘆震撼的有“百床館”里的鎮館之床,“木雕館”中的百子祝壽橫梁。然后來到百年古戲臺下欣賞了伊伊呀呀的花鼓詞,聽著咚咚鏘鏘的皮影戲白蛇傳時,深深地感覺到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看烏鎮的作坊猶如一幅完整的《清明上河圖》畫卷,那“高公生糟坊”是甘醇的三白酒搖籃;“宏源泰坊”孕育了原生態的藍印花布。絲棉、刨煙、木作、紡紗、竹刻、小食……琳瑯滿目的作坊里根本就找不著現代工藝的物件。品嘗著活色鮮香的船菜和農家菜后,讓人流連忘返,樂不思蜀。
是夜;宿在“子夜大酒店”內。這是以新中國第一任文化部部長、中國現代文學大師,出生在烏鎮的茅盾先生名著“子夜”而命名的。看烏鎮的夜晚有著特別的晶瑩的月光,整個烏鎮泛起淡淡的藍色光暈。呼吸著沁人心脾的純凈空氣,倘佯在萬簌俱靜的石板路上,感覺就擁有了整個烏鎮。
淳樸秀美的水鄉風景;風味獨特的美食佳肴;繽紛多彩的民俗節日;傳承千年歷史文化的烏鎮,其深厚的人文積淀和亙古不變的生活方式成為了東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智慧的傳承伴隨著脈脈書香,在這兒都展現出了一幅幅迷人的歷史畫卷。
我也說兩句 |
![]() 學習!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