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大庵,位于靈珠山街道辦事處木廠口社區東南約一公里處,小珠山主峰北側的一個山坳里。這里三面環山,景色宜人,寺前有一潭泉水,方圓約5米,深不見底,終年不涸,水質甘冽。據說飲用此泉可以治百病,人們稱之為“神水泉”。
又因池邊有一個土丘像珠子一樣,也有人稱為“寶珠泉”。還有傳說這個泉眼是通往大海,又稱之為“通海泉”。池內長年魚兒潛游,在20世紀50年之前還有碗口粗的鱔魚,周邊生長著毛竹、蘆葦等水生植物,在深山中實屬罕見,可見古人在寺廟選址方面是獨具匠心。
經初步考證,白云寺原是一座尼古廟,始建年代不詳,一說是建于唐代,明代萬歷年間,廟宇被大水沖毀,尼古廟就遷移到柳花泊村南,在原址修建了白云寺,改為和尚廟。白云寺昔日香火旺盛,來此拜佛的香客絡繹不絕。據說,北洋軍閥吳佩孚曾到過白云寺祭拜,并在大殿的墻上題詩七首,可惜寺廟拆除之后,題詩也遭到毀壞,詩文也沒有留下。清咸豐年間和民國時期都曾進行過重修。
1947年,因破除迷信,和尚還俗。1958年,神殿也拆毀。1971年,辛安公社在白云寺舊址建起了“珠山中學”,僧舍被拆除。
1980年學校搬遷。白云寺曾是本地最大的寺廟,在青島地區有較大的影響,2001年,西海岸新區管理委員會公布白云寺遺址為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