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空氣污染
人們首先會想到PM2.5
但隨著季節變化
夏季空氣污染的“罪魁禍首”
是臭氧
近地面臭氧污染的危害極大。
臭氧危害
有專家指出,臭氧會強烈刺激呼吸道,引起氣道反應和氣道炎癥增加、哮喘加重等。有組數據非常直觀:當空氣中臭氧濃度達0.01~0.02毫克/升時,人們就可以聞到;達到1毫克/升時,可使人呼吸加速、胸悶等;2.5~5毫克/升可引起脈搏加速、疲倦、頭痛,在這樣的環境中停留1小時,可發生肺氣腫,以至死亡。
美國《循環》雜志曾發表了一篇臭氧損害心血管的研究報告,證明當人吸入0.3ppm(百萬分比濃度)臭氧近2小時后,會導致血管炎癥,如果心臟有問題的還有可能導致猝死。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每年約有200萬人死于短期吸入臭氧及空氣污染,主要是一些患有心臟病的老人。不僅如此,臭氧對眼睛也有刺激,還會導致皮膚起皺、出現黑斑。
也有專家表示,夏季臭氧成為首要污染物,已成為一個大氣污染規律。臭氧污染一般從每年4月份開始,一直持續到10月,其中6~8月份濃度最高。從一天來看,隨日照增強,臭氧濃度不斷增加,在中午1點左右出現峰值,下午2~3點持續高值,到傍晚5點左右隨著太陽輻射減弱,臭氧濃度逐漸降低。
這是因為夏季天氣更適合生成光化學污染,氣溫高、紫外線強,機動車排放的污染物中,含大量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他們在太陽光照射下,會發生一系列反應,生成臭氧。所以,夏季對臭氧的形成可謂是“天時地利”:日照強、溫度高、云量少、風力弱、“原料”充足。不只我們國家,在歐美國家的夏季,臭氧污染也是占主要地位。
針對日益凸顯的臭氧污染,我國實施的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增加了臭氧(O3)檢測項目。納入標準開展監測,這是臭氧污染防治的第一步。
減少來源,控制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排放則是核心。
有效控制這兩項前體物的排放不僅對控制臭氧污染非常重要,對防治PM2.5同樣重要。此外,臭氧的產生與地區性的交通運輸、石化行業和燃煤鍋爐等工業生產污染源的排放特征,以及地形和氣象條件也密切相關。
面對臭氧污染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
綠色出行是關鍵
少開一天車
便能少一些揮發性有機物
最近,臭氧已經超越PM2.5,成為北京市和上海市首要污染物;去年九月份,環保部發布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重點區域70多個城市的空氣質量超標天數中,以臭氧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最多,其次才是PM2.5。。專家認為,隨著對PM2.5的治理力度加大,空氣能見度提高,臭氧污染治理問題會愈發凸顯。從國際經驗來看,臭氧污染治理會比PM2.5治理的難度更大。
然而臭氧監控不容易,一是監測數據不準,二是控制臭氧的“原料”尾氣排放量很難。
在監測中發現,越是交通流量大的地方,臭氧監測數據反而不高,這并不是說這個地方的污染低,而是由于在交通要道,汽車尾氣的主要污染物一氧化氮(NO)含量高,生成的臭氧又會與NO發生反應,變成二氧化氮;當這些氣體向遠方飄動后,如飄到郊區、水庫等地再生出臭氧,這也是為什么監測數據顯示,郊區的臭氧含量往往高于城區的原因。
既然機動車排放物是臭氧的主要“原料”,那減少機動車排放,不就可以了嗎? 專家介紹,臭氧量與機動車氮氧化物排放量并非排放量越少,臭氧生成越少。因為氮氧化物等尾氣中的一氧化氮有消除臭氧的效果,二氧化氮和VOC才是產生臭氧的直接“原料”,只有把氮氧化物和VOC都控制某一個適當的范圍,臭氧生成量才最低,而VOC的來源又非常廣泛,甚至植物也會排放VOC,因此很難把控。
雖然大氣中的臭氧不好控制,但要減輕它對人體的危害,卻也十分簡單,那就是夏季午后減少外出,如果不開窗效果更佳。
把臭氧污染擋在門外其實并不難
首先在室內,因為缺少了生成所需的太陽光,臭氧無法持續生成;另一方面在室內,臭氧還可以很快反應消失掉。因為臭氧能與含有不飽和碳碳鍵的有機化合物反應,包括橡膠、苯乙烯及不飽和脂肪酸及其脂類。而這些有機化合物普遍存在于室內的建筑材料(如乳膠涂料等表面涂層),居家用品(如軟木器具、地毯)等,所以在室內不用擔心臭氧的問題。不過在辦公室有激光打印機的地方除外,因為激光打印機內含紫外光源,可電離強光產生臭氧,建議放置在通風處。
對于必須外出的敏感人群,如哮喘患者等,戴個一般的口罩,就能對臭氧進行有效過濾。
防治臭氧污染,需要循序漸進,下面幾點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在春末、夏季和初秋季節的下午和傍晚減少汽車的使用。
不要在這些時間使用以汽油為動力的草坪設備。
不要在這些時間給汽車加油。
不要在這些時間生火或進行戶外燒烤。
保證您的汽車或船舶的發動機處于正常狀態。
確保您的輪胎適當充氣。
使用環保油漆、清潔劑和辦公用品(其中部分化學品是VOC的來源)。
節約能源。
“在天是佛,在地是魔”是科研界對臭氧公認的描述,非常準確清楚地告訴我們臭氧的“雙刃劍”屬性,這種無形的污染正在悄悄逼近我們的生活,為了保護生態環境,也為了人體的健康,我們應該引起重視。
我也說兩句 |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