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之三
新華社特約評論員
從根本上提高防御水旱災害能力,提升水利基礎保障水平,關鍵是下大決心加大水利投入,花大力氣加快推進水利建設。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把水利作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領域,把農田水利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突出加強農田水利等薄弱環節建設,全面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力爭通過5年到10年努力,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后的局面。
突出加強農田水利等基礎薄弱環節建設,就是要針對農業主要“靠天吃飯”、中小河流防洪能力低、小型水庫病險率高、山洪災害防治薄弱、部分地區工程性缺水嚴重、防汛抗旱應急能力不強、農村飲水安全建設任務繁重等薄弱環節,集中力量,抓住要害,盡快加以解決。
大興農田水利建設。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了到2020年要基本完成的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重點澇區治理、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節水灌溉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設任務。中央和省級財政要大幅度增加專項補助資金,市、縣兩級政府也要切實增加農田水利建設投入,引導農民自愿投工投勞。
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庫除險加固。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加固堤岸,清淤疏浚,使中小河流治理河段基本達到國家防洪標準;鞏固大中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成果,加快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步伐,盡快消除水庫安全隱患。
抓緊解決工程性缺水問題。去年西南等地的特大干旱造成大范圍人畜飲水困難、大面積農田受災,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加快推進西南等工程性缺水地區重點水源工程建設,以縣域為單元,盡快建設一批中小型水庫、引提水和連通工程,顯著提高雨洪資源利用和供水保障能力,基本解決缺水城鎮、人口較集中鄉村的供水問題。
提高防汛抗旱應急能力。中央一號文件首次系統提出,盡快健全防汛抗旱統一指揮、分級負責、部門協作、反應迅速、協調有序、運作高效的應急管理體制。在提高雨情汛情旱情預報水平、建立專業化與社會化相結合的應急搶險救援隊伍、健全應急搶險物資儲備體系、完善應急預案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
繼續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建設。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到2013年解決規劃內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十二五”期間基本解決新增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的飲水問題,讓農民便捷地喝上放心水、干凈水。
繼續實施大江大河治理,要按照中央一號文件要求,進一步治理淮河,搞好黃河下游治理和長江中下游河勢控制,繼續推進主要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設,加強太湖、洞庭湖、鄱陽湖綜合治理。“十二五”期間抓緊建設一批流域防洪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不斷提高調蓄洪水能力。
加強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要按照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在保護生態前提下,盡快建設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連通工程,加快推進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設。大力推進污水處理回用,積極開展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
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態保護,要按照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實施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建設,進一步加強長江上中游、黃河上中游、西南石漠化地區、東北黑土區等重點區域及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的水土流失防治;加強重要生態保護區、水源涵養區、江河源頭區、濕地的保護。
合理開發水能資源,要按照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在保護生態和農民利益的前提下,統籌兼顧防洪、灌溉、供水、發電、航運等功能,科學制定規劃,加快水能資源開發利用。大力發展農村水電,積極開展水電新農村電氣化縣建設和小水電代燃料生態保護工程建設。強化水文氣象和水利科技支撐,要按照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強化水文氣象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資料共享,全面提高服務水平。健全水利科技創新體系,強化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獲得一批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的研究成果,加大技術引進和推廣應用力度。
加快推進水利建設,實現水利跨越式發展,必須大幅度增加水利投入,建立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多渠道籌集資金,力爭今后10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發揮財政在水利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將水利作為公共財政投入的重點領域。這是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最突出的亮點、含金量最高的政策,確實令人振奮。(據新華社北京2月10日電)
(本文來源:四川在線-四川農村日報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