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至23日,合肥市嘉和苑小學聯合安徽省觀鳥會、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和安徽大學環境保護協會開展了“我愛氣象”科技實踐活動之升金湖冬季候鳥棲息狀況考察活動。

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亞洲重要濕地之一,位于東至縣和貴池交界處的濱江地區,因湖中日產魚貨價值"升金"而得名。升金湖湖區面積達132.8平方公里,氣候溫和,水體無污染,周圍自然植被繁茂,是珍稀候鳥越冬棲息的理想處所。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國家重點水禽自然保護區,也是世界上白頭鶴、白鸛的最大種群越冬地之一。目前,有鳥類230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6種、二級保護鳥類18種,享有“中國鶴湖”之稱。

12月22日早晨7:30,雖然寒風瑟瑟,卻阻擋不了同學們觀鳥的熱情。該校三至六年級48名科技實踐小組成員在劉永生副校長、科學老師王友、焦燕、賈昌學和張皖珍的帶領下乘坐大巴出發啦!在行進途中,安徽省觀鳥會的侯銀續會長還為大家介紹了升金湖概況及常見鳥類。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車程,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同學們在升金湖大橋上進行了第一次觀鳥活動。在這里同學們見到了成百上千只小天鵝和豆雁,大家可高興啦!下午,同學們在多位指導老師的組織帶領下前往第二觀測點大洲,侯會長現場對同學們進行了水鳥識別教學。在大洲觀測點同學們見到大群的蒼鷺、豆雁、白琵鷺、小天鵝等水鳥,還有幸欣賞到了候鳥群翔的場面。湖泊水光瀲滟,豆雁騰飛翱翔,白鷺展翅起舞,構成了一幅湖鳥和諧的美麗、祥和圖景,讓同學們在感受到了大自然美的同時,也感悟到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觀鳥結束后,同學們來到湖區農家果園,進行桔園采摘活動。同學們步行數公里,走進桔園,親手采摘金黃的桔子,感受到了果農們的艱辛,鍛煉了勞動技能。當孩子們吃到自己親手采摘的桔子時,都感到比平時購買的桔子更香甜。晚上,王友老師對當日觀鳥活動進行了總結,還組織同學們談體會、寫日記。同學們認真整理了自己一天的觀測記錄,并將感想和收獲寫在考察日記中,大家都感到受益匪淺。




23日清晨7點多,大家驅車來到東流鎮的鱉石山上,參觀陶公祠。它是為紀念東晉大文學家、詩人陶淵明而建立的。據說,這里就是當年“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故地。陶公祠玲瓏秀麗,四周松菊掩映,柳枝婆娑,同學們紛紛在此合影留念。參觀結束后,同學們隨著侯會長來到同心圩及保護區核心區內,分別對農田灌叢鳥、冬侯鳥進行了調查,并了解保護區內的生境狀況。大家在侯會長的指導下,學習認識了多種冬季常見鳥類的形體特征及生活習性等方面知識,同時觀賞了白頭鶴、豆雁、紅嘴鷗、大白鷺、鳳頭麥雞、黑水雞等珍稀保護野生鳥類。下午,在升金湖自然保護區專門研究白頭鶴的專家鄭猛碩士為同學們做了一場精彩的白頭鶴知識講座,讓大家對這種可愛而又珍貴的野生鳥類有了更為直觀和深刻的認識。



此次活動,讓孩子們親近自然,到自然界中去欣賞鳥類,參與到認識和探索大自然奧秘的過程中去。不僅增加了同學們氣侯和鳥類的相關知識,還激發了他們關注氣侯、愛護鳥類、保護環境的熱情,也對提高孩子們的環境責任意識有著積極的意義。(王友)

